国际在线报道(记者张玲):美国总统奥巴马19日结束对韩国的首次国事访问回国。在不到24小时的访问中,奥巴马与韩国总统李明博举行了会谈并共同会见了记者,双方就朝鲜半岛核问题和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等共同关心的问题达成了重要共识。但舆论指出,作为此次奥巴马亚洲之行的最后一站,奥巴马对韩国访问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重在表态,实质性结果不多,更多地是重申了美韩同盟的重要性及对韩国的安抚。
19日,李明博与奥巴马在总统府青瓦台举行了两人就任后的第三次首脑会谈,主要就朝鲜半岛核问题、韩美自由贸易协定、韩国在2010年11月主办第五次20国集团峰会、韩美发展未来关系的后续措施、气候变化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有关此次奥巴马与李明博会谈的重中之重朝鲜半岛核问题,奥巴马可谓给足了李明博政府面子。奥巴马选择在与李明博的共同记者招待上宣布了美国朝鲜问题特别代表博斯沃思将于12月8日访问朝鲜的消息,可以说既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韩国一直对美朝间双边接触高度关注,暗含有几分担心,生怕美国绕开韩国与朝鲜单独达成协议。奥巴马选择在访韩期间宣布博斯沃思的具体访朝日期,既有向韩国保证美国任何关于朝鲜问题的决定都会在与韩国协调后再确定之意,也有向朝鲜暗示朝核问题不可能通过美朝双边会谈解决之意,可谓一箭双雕。而对于李明博政府提出的解决朝核问题的“大妥协”方案,奥巴马更是给予了高调回应。李明博在今年9月访美时提出了“大妥协”方案,即在朝鲜放弃核武器的同时,国际社会应保障朝鲜的安全并向朝鲜提供经济援助。奥巴马在记者会上表示,为了打破以往在解决朝核问题上的“怪圈”,“大妥协”方案是正确的,美国政府的态度也是一致的,即和平解决问题的大门是敞开的,但前提是朝鲜必须在弃核问题上采取严肃切实的行动。从韩国方面来讲,韩国政府一直在积极谋求在解决朝核问题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所以奥巴马对“大妥协”方案的表态无疑将使李明博政府在对朝政策上得分不少。
而对于韩国国内舆论更为关注的两国于2007年签署、但迟迟未生效的韩美自由贸易协定问题,奥巴马和李明博也是着力强调两国在这一问题上的共同点,承诺将力争使该协定尽早生效。目前,韩美两国主要是在韩国向美国出口汽车及美向韩出口牛肉问题上存在着巨大的分歧,致使协定迟迟无法获得两国国会的批准。据统计,2008年韩国汽车出口美国的数量约为56万辆,而美国车在韩国市场的销售量仅为5800辆,韩国对汽车市场的保护程度使美国汽车商感到极大不满。而美国牛肉向韩国出口问题也因韩国国内民众的反对及疯牛病问题,一直无法解决。奥巴马在记者会上表示,虽然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讨论和解决,但对于美韩两国来说,扩大贸易交往不仅具有经济意义,而且也具有战略意义,自由贸易协定是双赢协定。李明博则表示,无论是汽车问题还是牛肉问题都不应成为阻碍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的障碍。不过,奥巴马与李明博在这一问题上都是高调表态,两国并未借奥巴马访韩之机就此问题达成实质性的成果,韩美自由贸易协定何时真正生效恐怕仍将遥遥无期。
韩国总统李明博2008年上台以来,把对美外交视为韩国外交的核心与关键。李明博和奥巴马在记者会上都对美韩关系予以了高度评价,奥巴马说,美韩关系目前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美韩同盟是美国在亚洲最重要的联盟之一。在此次奥巴马访韩期间,韩美领导人再次确认,美国将向韩国提供核保护伞和“延伸威慑”,并将履行今年6月李明博访美期间双方发表的《韩美同盟未来展望》中的承诺,继续发展“21世纪战略同盟关系”。奥巴马19日在视察驻韩美军基地时强调,美韩同盟关系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动摇;而李明博在总统府欢迎奥巴马时称,奥巴马把韩国作为此次亚洲之行的最后一站是“把最好的留到了最后”。因历史和现实原因,对于韩国这个不能与其平起平坐的特殊盟友,美国更看重的显然是它在亚洲所起的独特战略意义。奥巴马访韩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巩固同盟关系,而韩国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得到了心理上的满足,现实存在的矛盾反倒不是两国领导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