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你问我答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新闻 - 奇思妙想 - 创业博客 - 创业论坛

创业加盟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创业休闲吧心灵鸡汤→新闻
    


团队创业:3个诸葛亮不如1个臭皮匠


cye.com.cn 时间:2007-9-21 13:24:39 来源:博锐管理在线 作者: 我来说两句

 3个诸葛亮不如1个臭皮匠:团队创业群体决策行为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人多力量大”、“十根筷子抱成团”……,这些生活中经常听到的话从某些方面强调了团结的作用,甚至有歌曲《团结就是力量》。唐岛海战中,宋将李宝以3000水军,团结一致,全歼了超过自己20倍兵力的金人庞大的战船队;抗日战争由于中国人民的团结击溃了日帝国主义。由此可见,团结的力量绝对是无穷的,所以我们往往也就对团结的力量坚信不移。
    
    在团队创业中,无疑创业队伍的团结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创业准备的主要内容之一。研究表明,在很多情况下,这种群体决策并不一定能够产生良好的效果。
    
    首先,群体决策有一种“默会偏好”。也就是说,创业团队在开始的时候就会对某个人或者某个决策存有好感,并且在以后逐渐的接受它。这样在以后的讨论中,即使有更好的观点出现,也未必能够引起群体的重视,他们往往是在找理由推翻它,以此来证明当初大家认可的观点是正确的。换句话说,以后出现的意见都成为了群体证明最初观点的反面材料。“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团队创业的成员大都具有相同的背景,这使得他们更符合“相似相容”的物理规律。个人在选择创业合作者的时候,不由自主会寻找和自己相似的人,因为这样别人更容易同意自己的观点,更容易“一拍即合”。这样的创业团队最容易出现“默会偏好”,这主要因为成员的背景比较单一,所拥有的信息和掌握的技能也受到一定的局限。即使是背景互不相同的几个人,在进行群体决策的时候也避免不了“默会偏好”的倾向。
    
    其次,团队成员之间内聚力太大,也会过犹不及。团队创业当然离不开团队成员间的紧密合作,开创一个企业也离不开成员间良好的合作关系。然而,当团队间的内聚力太大的时候,也会出现决策偏差的危险。只要是创业的发起者,总是在潜意识里强化自己的观点,一旦外部出现了某种否定他们决策中不可行的建议或者观点,他们就会感觉很“不舒服”,于是就想办法去否定这些建议和观点,从而更加强化原有的决策。
    
    再次,创业团队容易忽视没有共享的信息。共享信息和资源,是团队创业相对个人创业来说所具有的一项很大的优势。创业团队成员间将自己的信息和资源都贡献出来,进行整合利用,团队所拥有的信息和资源似乎就等于成员间的信息资源总和。无疑对创业者来说,拥有的资源越丰富,对开创企业越有利。然而实际上,创业团队在利用信息的时候往往忽视了一些仅仅被某个成员所拥有的宝贵信息。因为他们更倾向于照顾大多数人,大多数人都知道的东西似乎就错不了,而且多数人都知道的东西就会从很多人口中被说出来,并且被认同。而对于极个别人的信息和资源,往往因为其势单力薄,说出来的别人不知道,在大家都对即将开创的企业雄心勃勃的时候往往根本不把这种极个别信息放在心上。尤其是在进行创业决策的时候,即使考虑了这些极个别的信息,但是往往没有真的被使用在决策中。这样,一些信息和资源并没有真正被团队所共享,更谈不上很好的利用了。
    
    以上所说并非是想否定团队创业的优势,只是从心理层面对团队创业的群体决策容易产生的误区做了分析。因为创业是一件非常激动人心的伟大事情,以至于参与创业的每个人都是满怀激情的,因为要做老板了,没有理由不兴奋。不管是个人还是团体都会对自己的创意无比佩服,以至于忽略了一些现实性的东西。实际上团队创业的优势是如此明显,只要团队能够意识到团队做出决策的时候可能产生的误区,并采取一些科学的方法加以避免,就可以将团队优势真正发挥出来,如此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1+1>2。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尽量不让团队创业的群体决策产生偏移呢?方法是多样的。比如在创业成员选择上,在团队的成员组成上尽量存在差异性。选择不同背景和经历的人作为合作者。
    
    那么不开会怎么能做决策呢,会当然是要开的,关键是怎么开,开几次。笔者曾经对一个团队做创业指导的时候设计了一个表格,这份表格的内容涉及开办他们这样的企业需要的信息资源以及相关创业准备的内容。然后我告诉他们,表格每人一份,把它填好,每个人必须独立完成,团队成员间不许相互交流,你们能够把这份表格做好,你们的创业就成功了一半。实际上我并没有夸张,很多创业者其实根本还没有了解怎么创业就开始去做,他们想来想去的都是开业后该怎么赚钱,甚至有的人连自己的业务范围的税务情况都不了解。第一次会议就是发个表格。然后第二次会议回收表格,对每一项内容分别集中讨论,而不是想到什么说什么。讨论完了每一项内容,再去自由发言。这样最终形成的决策更趋于理性,也更科学了。
    
    所以,寻找“第三者插足”无疑是一个比较不错的办法。这个“第三者”可以是专业人士或者有经验的人,或者请专家指导。总之对于创业者来说,别太小气了,让别人插一只脚,可能会少走许多弯路。
    
    记住布鲁特勒说的一句话:“联合可能是一种力量,但是,除非有明智的指挥,否则,只是一种盲目的动物般的力量。”(宋春宁)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新闻

·BTV13日节目录制观众报名 ·上海谈商论道创业系列讲座
·创业网寻战略投资合作伙伴 ·80后创富论坛共创未来30年
·创业网向网友征集网站建议 ·北京新闻广播9月24日节目
·金口财总裁演说行销特训营 ·学习型中国-世纪成功论坛
·七彩公司招募大学生创业者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活动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