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荆棘还是遍地黄金?对于尚未了解非洲的中国企业来说,这是个问题。
先行者已经在这片土地上默默耕耘了许久,面向资源型的投资已经不是中国企业的唯一选择,非洲有更多的投资领域有待开发。
危险和诱惑同在,任何机遇都是如此,非洲概莫能外。
投资非洲
过去十年间,中国向非洲的直接投资大多集中在采掘业。“这类资本密集型投资在当地创造的就业有限。”日前世界银行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发布的《非洲的丝绸之路——中国和印度的经济新疆界》报告指出。
早期探路非洲的企业的确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主,它们在非洲进行油气开发、矿产资源开发、农业开发、渔业捕捞等。
但在过去的几年里,类似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面向资源型的投资不再是唯一的投资目标,多元化的投资领域正在出现,其中包括服装、农产品加工、发电、公路建造、旅游和电信等。
非洲投资网总裁王文明分析说,中国企业多元化的趋势源自其在国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不少行业利润微薄,一些企业受到宏观调控的影响,还有企业因为遭遇欧美的贸易壁垒而踯躅不前。“中国有技术、设备、人才,非洲有产品需求,双方有着极强的互补性。”
正是因为如此,中国对非投资持续升温。世界银行非洲地区经济顾问哈里·布罗德在告诉记者,截至2006年年中,中国对非洲的外国直接投资存量估计为11.8亿美元。
成功的企业案例比比皆是,在尼日利亚投资建材的华人企业董氏集团就是其中的一个。历经40年的发展,董氏集团在尼日利亚经营工厂超过10家,雇用当地员工超过1万名。其生产的木材制品和建筑材料等在尼日利亚市场份额位于前列。
华为、海信、海尔……它们或在当地开展贸易,或建立连锁商店,或建立工厂,不仅取得了良好的声誉,同时也获得了经营上的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