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同时减少债务
“要学会存钱,而不是欠债。”这是奥巴马和米歇尔的理财经验。奥巴马对记者们爆料:“大学时,我们像很多年轻学生一样,毫无顾忌地透支信用卡——交学费、买新潮的东西、旅行、大吃大喝……结果毕业时,米歇尔和我共欠了12万美元的学生贷款和信用卡债务,不得不拖了10年才全部还清。幸运的是,我们俩都是学法律的,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找工作不那么麻烦,凭我们的本事也可以把这些钱赚回来。但有一些学生可能要被拖累很久。”
奥巴马还表示,很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面临诸多“困境”:“他要建立家庭,要照顾退休的老人,还要为孩子攒学费——要知道,现在的大学学费还是很贵的。”确实,据专家保守估计,美国4年公立大学的教育费用将近10万美元,这还不包括生活费用等其他花销,更不用说收费昂贵的私立学校了。
但大多美国人的储蓄观念并不强,手里有钱就花出去,并习惯“超前消费”,年轻人尤其如此。被外界评价为“对钱财观念保守”的奥巴马称:“借钱去买根本用不着的东西,纯属浪费。我们必须学会存钱。”
现在,奥巴马已经未雨绸缪,为一双女儿——13岁的玛丽亚和10岁的莎夏存了20万美元的大学学费,还加入了“529大学储蓄计划”,这是一个由各州发起的大学教育储蓄计划,以其在美国国税局法规中的条款编号529命名。根据计划,家长可以开设账户为孩子将来的教育存钱,存款可用来投资债券市场,收益不用纳税。即使这笔钱最后没有用于教育,依然可以取出来,只不过要缴纳一定的罚款。
赚钱,更要学会投资
要有钱可花,除了开源节流,还要学会赚钱。而奥巴马夫妇都是赚钱的“好手”。
米歇尔曾在芝加哥大学担任负责社区事务的副院长,年薪高达27.5万美元,大约为当时身为州参议员的奥巴马的2倍。直到2007年,因为要为丈夫助选,米歇尔才宣布辞去职务。奥巴马也不甘落后,过去几年间,他先后出版自传类纪实作品《父辈的梦想》、《无畏的希望》和小说《赞美你》。前两本书蝉联《纽约时报》畅销榜30周,销售收入高达280万美元,奥巴马夫妇赚得盆满钵满。据白宫公布的总统纳税资料显示,奥巴马夫妇去年上报税前收入为172.8万美元,缴纳联邦个人所得税43.6万美元,缴纳伊利诺伊州州税5万美元,还剩不少。
奥巴马会挣钱,也提倡投资。他建议,要“多花钱在那些可以增值的东西上”,“投资与纯粹的花销不同,对未来投资,从长远看是提升了自己的生活。国家也应该这样。”在他看来,“我和米歇尔的第一处房产花费仅1.8万美元,这是一笔很好的投资”。
慈善,用钱回报社会
现在,奥巴马夫妇最大的投资,似乎是为一对女儿的付出。不过,他们的付出不是娇生惯养,而是培养其“独立的人格”,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培养她们良好的理财观。
玛丽亚和莎夏身处“第一家庭”,是很多女孩羡慕的对象。但两个姑娘并没有过上小公主般的生活。2010年玛丽亚过生日时,奥巴马夫妇连一件礼物都没有送她。有朋友打趣说,他们“不称职”,米歇尔则“吝啬”地说:“为什么还要花钱买礼物?为了请她的小朋友们来聚餐,我们已经花了几百块,这难道还不够?”奥巴马则直截了当地说:“作为父母,我们想让孩子从小就明白,花钱要有度,不能铺张浪费。”
米歇尔在接受美国《人物》杂志专访时说:“女儿已经到了可以打工挣钱的年纪,零花钱不能白给。要自己做家务,才能赚到零花钱。”女儿要干的活包括布置餐桌、清洗碗盘、整理床铺、打扫自己的房间和衣柜,等等。奥巴马透露:“女儿通过做家务,每星期能从我这里领到1美元的零花钱。有一次,我外出了一段时间,一回来就听见玛丽亚对我嚷嚷,‘嗨,老爸,你已经欠我10个星期零用钱啦!’”有人为此跟奥巴马开玩笑,认为总统给女儿的零用钱太少,甚至“低于最低时薪”,还敦促奥巴马为女儿提出“刺激财政方案”。
像很多家长一样,奥巴马夫妇鼓励女儿按照“1/3法则”支配她们的零用钱,即将自己赚到钱的1/3存到银行,1/3用于零花,1/3用来捐献。奥巴马夫妇最看重捐献出去的1/3,认为“能培养孩子的慈善心,让孩子了解,金钱除了能够满足自己的需要外,更会造福于他人”,在他们看来,“如果孩子从小就能知道财富来自社会、最终也要回报社会,就能得到尊重,也不会成为金钱的奴隶”。奥巴马不仅这样教育女儿,自己也是这么做的。2009年,他荣获诺贝尔和平奖之后,将总额140万美元的奖金全部捐赠给慈善事业。这给孩子做了个不错的表率。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