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成绩斐然,小吴还是常常为“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困扰。欧洲市场对机械类产品有着比中国严格得多的标准,尽管国内生产商已经针对此专门作了技术改进,但还是存在差距,公司因此失掉客户。之前一家卖路虎汽车的经销商本来也卖小吴公司的山地车,因为质量标准问题而担心商誉,后来不再跟小吴合作。“问题很现实,成本摆在那里,中国制造成本低,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风险高,就看市场和消费者选择了。当然对我们代理商来说,找对供应商是最关键的”,小吴说。
这么庞大的生意,学会处理跟英国职员的关系至关重要。尤其当初小吴刚毕业,在掌握同事关系、抓住生意机会等方面,都显得稚嫩,不够有信心。“重要的是自己创造机会,快速上手”,小吴说。
一看留学生投资人撤退
剑桥大学学生陈文琦走的是技术创业的路。他带领的创业团队开发的Stella技术平台可将当前流行的iPhone手机上的软件转移到其他智能手机中运行。今年6月,他们凭借这个项目,在第四届21世纪中英创业计划大赛英国赛区决赛中胜出第一名。
陈文琦说,从参加创业大赛开始,他们的商业计划不断在修正和改进。大赛提供给会让他们与业界人士进行一对一的work shop,让他们从多个方面重新审视了商业计划。赛后,已有多家中英投资公司对陈文琦的创业项目表示出了浓厚兴趣。例如他们正在与一家世界知名的手机公司洽谈,争取项目能投入实际运营。
在技术创业过程中,陈文琦认为最困难的是寻找有共同创业理念的团队。幸运的是在剑桥学习时,他找到了兴趣相投、合作融洽的伙伴,加入团队共同致力Stella的商业推广。谈到创业环境,为已有三年创业经历的陈文琦认为,英国目前的各项政策对留学生创业并不是很支持。他之前手头有个自己研发的项目,吸引了天使投资人,项目谈到快要拍板的时候,对方听说他们是留学生,就不愿意投钱了。
鼓励创业只是看起来很美
今年4月开始实施的企业家移民政策,开辟了“准企业家签证”(Prospective Entrepreneur Visa)这一新路径。依此,申请者需备的投资金额由之前的20万英镑可降低为5万英镑,条件是资金必须由获得认可的金融机构提供。这一新类别主要是吸引有创意及生意头脑的人才在英创业。看起来这个途径将可能是陈文琦这类技术创业者的捷径。但陈文琦并不这么看,“如果你不是英国本地人的话,资金很难申请到。签证政策对创业者来讲并没有实质的改变。”
根据规定,政府认可的、可以提供资金支持的金融机构,一类是英国金融监管局(FSA)认可的风险投资机构。这种机构一般会要求年回报率在30%以上才提供贷款。一类是参与英国贸易投资署(UKTI)旗下的种子投资竞赛活动。这类活动是为了加速英国境外投资所设立,参与者必须通过特定条件的筛选,进入创业管理培训,最后向天使投资人和风险投资商汇报项目,才能获得资助。最后一类是英国政府部门的特殊投资基金。主要是政府提供资金扶植或扩张有潜在竞争力企业的基金。因此,光是“认可机构”的严格限制,就已经把许多只能获得私人投资或者中小企业投资的创新项目排除在外了。许多留学生的创业项目,有的并非高新科技,无法接触到高端的投资人;即便属于政府鼓励的产业,找到被认可的投资机构投资也并不容易,如此,那些没有或者缺乏资金支持的留学生的创业路并不好走。
英国中小企业众多,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了中小企业。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予以扶持,包括鼓励银行向中小企业放贷并培育更多贷款需求来为经济复苏提供支持。但由于危机带来的巨额亏损,各大银行都出现惜贷现象。对这一点,小吴有切身感受。他的山地车公司算得上一家中型企业。他的经销商就常因为向银行贷不到款,货到后付不了款而取消交易,从而使他失去生意。同时,政府为了削减财赤提高VAT,最终还是由消费者来承受,这无疑影响消费者的决策,从而影响商家经营。所以,从现实感受看,小吴认为英国目前的政策和环境并不能“鼓励和刺激”中小企业发展。
英国经济和商业研究中心(CEBR)最新调查显示,去年毕业的大学生中,52%的人毕业6个月后仍未找到工作,或在打零工。在找工作困难的专业中,学历史、哲学、法律、语言、传媒等文科专业的,是特困户。CEBR预测,今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更大,毕业后6个月找不到工作的人将超过55%。除了毕业生,就业市场上还有大量因政府裁员而失业的人在争抢就业机会。小吴认为。这也是为什么中小企业越来越多的原因,因为找不到工作,越来越多的人自雇。“大家都创业,竞争更激烈,留学生缺乏经验和人脉,想创业就更得找对路子”,小吴说。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