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不能太直接和太高效
中国人共事时不能“一蹴而就”,太过直接和高效率的表达方式在中国并不能赢得人心。“怎么做就怎么说”的外国人,常常会受到中国人圈子的孤立。他们甚至会戏称你为“IBM”——即International Big Mouth Cye(国际大嘴巴)。
很多外国人欣赏那些能以最快速度直截了当完成任务的人,但中国人更喜欢那些注重细节、懂得长久发展的人。
总之,一桩生意很可能会经历无数次见面、吃饭、讨价还价才能达成。你不能期望飞到中国待个一周就把生意谈成。“持久战”才是常态。 6、签订合同之后还有谈判?
在中国,一切都是灵活的。
你根本无法想象,合同签订之后,甚至票都开了,还有中国公司会跟你说价格太高再打个折、再调整自己的服务等等。很多中国公司把这当成理所当然。谈判从一开始持续到结算阶段。
7、先开票后付钱
许多客户在付款前都要求先收到增值税发票,或是在交货前须先收到增值税发票,之后方可启动跟单流程。这样一来,由于税费是按月缴纳的,这就意味着在还未收到产品或服务的货款时你的公司就已经在为这批产品或服务支付税费。这是种现金流杀手的噩梦。
还有很多公司在受到票后还不及时付款,他们很可能上几个月。可能是流程的原因,还可能是他们的公司就是这样。
8、支票皱了或折叠过就无效
一张一百万美元的支票一旦不小心起皱了,那么他还不如一毛钱的硬币值钱。千万不要把支票塞进上衣的口袋里,对于弄皱了或折叠过的支票,银行的职员是不会受理的。相反,你必须将支票小心翼翼地放在特制的支票夹里,并确保是黑色签名,因为许多出纳拒收蓝墨签名票据。
很多外国人感觉这让人难以置信,但却是事实。
9、拿外国人的脸做门面
话说2010年,生活在上海的澳大利亚人彼特(Peter)应邀协助某一大会的开幕式。彼特对小龙虾这一水产生物可是没什么深究的,可偏偏有人告诉他这样的资格认证是多余的,他只需按事先起草好的原话向观众宣读即可。整个体育馆足足聚集了35000名观众。最让人不可思议的 是,会议结束时他们还对这位他们自认为是“所谓的欧洲水产协会主席”的发言深表赞不绝口。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