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日公开了新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征求意见稿)》。《目录》明确规定了国家鼓励、允许、限制、禁止外国直接投资的产业领域。专家认为,当前,我国正在努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目录的修订体现了政策导向的变化,对吸引外资的产业领域进行调整,表明招商引资政策将从数量为主转向以质量为主,中国将从招商引资时代逐步进入招商“选资”时代。
数量扩张型引资退场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积极鼓励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并对外资企业实行比国内企业优惠的税收政策,在过去的30年中,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按照国际规范,进一步完善中国吸收外资的政策。
国际资本大量流入,缓解了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资本短缺,促进了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保持开放基调不变的前提下,中国在利用外资方面悄然发生变化。从《外商投资指导目录》,到取消外企一直享受的“超国民待遇”,再到不久前《建立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制度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显示,中国利用外资已经从追求数量转向“量”“质”并重,优中选优。中国投资协会会长张汉亚说,这说明中国的改革开放更加成熟了,中国意识到不应该只为了引资而牺牲本国的资源和损害自己的利益。
不断完善投资环境
张汉亚说,作为拥有13亿多人口的全球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市场巨大,而且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市场增长潜力巨大,这些都是吸引外资的重要因素。同时,中国国内稳定的政治环境以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对外商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蒋先玲表示,我国目前有逾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而且随着我国经济体的不断壮大,已经具备了对外资进行合理选择的条件。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