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引发行业震动
“减少的9项功能审批,将使市场上减少5000种以上的保健品,如果严格点儿,可能会是上万种。”
在国内,保健品必须申报保健功能。去年8月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保健食品功能范围调整方案(征求意见稿)》,保健食品现有的27项功能将合并、减少为18项。此次对保健功能的减少,被认为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逐步缩小保健食品功能范围,使保健食品管理制度走向备案管理制的开始,是《条例》出台前的预热,因而在行业内引起震动。
按照这份意见稿,原来27项功能将取消5项,建议取消的5项功能包括改善生长发育、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改善皮肤水分、改善皮肤油分和辅助降血压。涉及胃肠道功能的4项合并为1项,即将通便、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消化、对胃黏膜损伤有辅助保护合并为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涉及改善面部皮肤代谢功能的2项合并为1项,即将祛痤疮、祛黄褐斑合并为有助于促进面部皮肤健康。
“减少的9项功能审批,将使市场上减少5000种以上的保健品,如果严格点儿,可能会是上万种。”国际保健品企业诺天源(中国)贸易有限公司中国董事总经理夏俊波表示。
不过,中国保健协会秘书长徐华峰告诉记者,1996年至今,政府审批批准的保健品约11000个,《条例》如果如是出台,将有至少2000种产品不得销售。
而即将新出台的《条例》可能带来更为严格的监管,准入门槛的提高可能淘汰掉国内一部分中小保健品企业。面对可能引起的震动,一些国内保健品企业已经做出了反应。
去年年底,一些膳食营养企业自发成立了中国膳食补充剂促进委员会,这其中就包括汤臣倍健以及国外巨头诺天源(NBTY)、GNC等。汤臣倍健副董事长、董秘梁水生表示,《条例》的颁发对保健品尤其是膳食营养补充剂企业是一次很好的契机,希望能在《条例》中对膳食营养补充剂有更详细的定义。
“我们对《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非常重视,多次参加了政府部门组织的研讨会,我们的观点是对保健食品注册实行审批和备案并行、加强保健食品原料管理。”梁水生说。
资料
何为保健食品
GB16740-97《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第3.1条将保健食品定义为:“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保健食品具有食品性质,如茶、酒、蜂制品、饮品、汤品、鲜汁、药膳等,具有色、香、形、质要求,一般在剂量上无要求。
保健食品不是药品,能调理生理功能,但是对治疗疾病效果不大。可以用来进行辅助治疗。国家对保健食品的功能规定包括:免疫调节、调节血脂、调节血糖、延缓衰老、改善记忆、改善视力、促进排铅、清咽利喉、调节血压、改善睡眠、促进泌乳、抗突变、抗疲劳、耐缺氧、抗辐射、减肥、促进生长发育、改善骨质疏松、改善营养性贫血、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美容、改善胃肠道功能。同时,在保健食品包装标签上不能含有或暗示具有治疗作用。凡是超过上述保健功能范围的宣传都是违法的。
卫生部批准的保健食品预包装食品容器上(食品标签)应有卫生部对这一食品的批准文号和卫生部规定的保健食品标志。国产保健食品为:卫食健字 第号,或者国食健字 第号,进口保健食品:卫进食健字 第号。
保健食品不可以代替药品。一种新药品的面市,必须要有大量的临床试验,并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批准;保健品没有规定治疗的作用,不需要经过临床验证,仅仅检验污染物、细菌等卫生指标,合格就可以上市销售。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