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阳县城阳乡长城村村民杨廷梅发展家庭养殖业,由于资金所限,规模一直不大。2008年,妇联给杨廷梅送来了5000元的小额到户贷款,杨廷梅用这笔钱加上积蓄新添了3头肉牛,建了500平方米的牛棚,这年,她仅靠养殖一项就赚了2万元。在她的带动下,全村40多户群众靠养殖业走上了脱贫致富路。杨廷梅说:“虽然贷款金额不大,但对我们这些想创业的妇女来说,这份帮助非同寻常,不但解了大家的燃眉之急,更让我们体会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级妇联深入基层,严格把关,选择生产积极性高、有贷款意愿、信誉度好、偿还能力强的妇女,和科技含量高、有带动作用的示范区进行集中投放,使项目的整体效益得以凸显。同时,大胆探索出多户联保、乡村干部担保、土地过户担保等方法在全区推广,有效降低了资金风险,项目还款率达到100%。
授之以渔 为创业妇女插上腾飞翅膀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各级妇联为城乡妇女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主动联合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农牧等部门,把开展培训作为激发妇女创业热情、提高创业能力的重要措施,鼓励她们用自己的双手绘制精彩的人生画卷。“以前觉得自己也算个富裕户,培训后才知道,只有拓宽思路,做大规模,才能更好地占领市场。”丁学芬感慨地说。这位拥有200多亩果园的农场主,如今又多了个吴忠市扁担沟镇林园农家乐总经理的身份,看着络绎不绝的游人,她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丁学芬是经过妇联培训创业成功的众多妇女之一。为了帮助想创业的妇女“能创业、会创业、创新业、创大业”,自治区妇联充分发挥组织优势,每年争取全国妇联、财政等资金100多万元,举办科学种养、经纪知识、家政服务、手工编织等各类培训班400多期,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致富的妇女3万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