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额信贷是下在青年农民心坎上的一场‘及时雨’,缓解当前农村农业发展的‘旱情’,我一定会用好这笔来之不易的资金,进一步努力创业。”12月12日,在榆林举行的榆林市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集中发放仪式上,来自榆阳区安崖镇刘岔村的青年农民冯玮东表态。
近年来,随着榆林经济社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广大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创业热潮高涨,农村经济金融形势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势,如何更好地帮助和扶持全市农村青年创业就业,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已经被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
农村产业发展迅速,青年农民萌发创业欲望,资金投入迫在眉睫——
农村创业青年有望成为未来银行的成长型客户
榆阳区安崖镇位于榆林市区偏北方向,这里的产业主要以玉米种植为主。村村通油路后,这里的交通条件便利了许多,加之村上丰富的饲草资源和良好的天然环境,镇内悄然兴起了以猪牛羊为主要品种的畜牧养殖业。受创业大潮的冲击,这里广大农民长期以来“足不出户、满足温饱”的保守生活观念正在悄然改变。
35岁的冯玮东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从2008年4月起,先后投资了5万余元用于生猪养殖,目前已经存栏78头。他从养殖业上见到了效益,但他知道,要想获得更大的效益,就得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而此时,资金成了他最头疼的问题。前边的生猪养殖已经让他几乎把所有的资金都投了进去,要他再拿出四、五万元投资养殖非常困难。
今年12月,正在冯玮东一筹莫展之际,一笔小额贷款如同天降甘露一般送到了他的手中。
2009年,团省委、省银监局共同出台了 《关于开展陕西省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率先在榆林、咸阳、渭南、商洛4个市开展试点。根据文件精神,共青团榆林市委、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榆林监管分局、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榆林分行结合我市实际,于10月15日共同出台了《榆林市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冯玮东就是这一政策的受惠者,拿到贷款后,他说:“有了这一笔小额贷款,下一步我要建设好圈舍,掌握好技术、把握好行情,学习市场规律,让自己的养殖步子跟着市场来走,保证让小额贷款资金发挥最大的能量。”
12月12日,榆林银监分局副局长解鹏光说:“当前,要着眼于促进现代农业和县域经济发展,以小额贷款为载体,以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为动力,着力解决我市农村青年创业过程中的资金瓶颈问题,完善农村青年创业服务体系,引导和帮助我市农村青年就地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使受到扶持的农村青年成为农村致富的带头人和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成为未来农业银行的成长型客户。”
摸清底子,了解需求,确定适合农村青年的发展项目——
全市222个乡镇成为试点
在省上的实施意见出台后,团市委组织各县区团委摸清有创业愿望、创业基础和条件的农村青年情况,广泛征集和挖掘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适合农村青年的项目,并逐步建立农村青年创业人才库和项目库。在12月12日的发放仪式上,团市委副书记杨政告诉记者,目前,各试点的项目主要为种植业、养殖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等为主。
《榆林市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规定,获得过各级团组织表彰奖励或通过基层团组织推荐参加共青团组织的各类技术技能培训、有志于在农村发展的青年都可成为贷款对象。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村青年在向当地团组织申请后,县、乡两级团组织会同当地农业银行进行审查上报,团市委、榆林银监局审核同意后,由县区团委统一向农业银行推荐。农业银行在接到团组织推荐的项目和借款人后,根据情况择优受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