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上旬的一天,记者在银川市金凤区丰登镇金旦木业有限公司见到了正在干活的刘某。
11年前,刘某因将人捅成重伤入狱服刑。2009年3月,出狱后的他想找份工作谋生,可一了解到他的过去,就没有人愿意用他。就在刘某走投无路时,2010年,他听说金旦木业有限公司愿意招收刑释解教人员,便试着拨通了该公司经理李建军的电话。令他没想到的是,李建军了解他的情况后,二话没说,第二天就让他到公司上班。刘某到公司后,发现还有几名员工和他情况一样,也是刑释解教人员。
是什么让李建军敢接纳这样的特殊群体?这还要从银川市启动实施“社区矫正安置帮教人员创业就业工程”说起。
2010年3月,银川市司法局结合中央政法委提出的2010年“三项重点工作”,以银川市推进全民创业为契机,将社区矫正对象、安置帮教人员管理创新作为突破口,全力启动矫正帮教人员创业就业工作。该局多次与银川市创业办、人社局就实施矫正帮教人员创业就业进行磋商,并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社区矫正刑释解教人员创业就业工程的意见》,建立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就业服务、技术指导等创业就业长效机制,提出“2年内培养矫正帮教人员小老板200人、小企业100家,实现稳定就业1000人,就业率达到85%以上”的工作目标。
在此基础上,银川市制定了更为详细的措施,例如为矫正帮教人员创业寻找门槛低、投资少、见效快的创业项目;为具备可行性创业项目的矫正帮教人员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开展矫正帮教人员创业就业跟踪服务;安置基地安置当地矫正帮教人员总数的10%以上;每年扶持6至10名矫正帮教人员自主创业等。当时,银川市确定了11个创业基地及创业示范企业,李建军的金旦木业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
1995年,李建军在石嘴山市开了一家煤炭加工厂。因为老实本分,加之脑瓜灵活,没过多久,煤炭加工厂就兴旺起来。但随后发生的一件事,却改写了李建军的命运。**********本|文|来|源|于|创&业&网 c`y`e.c`o`m.c`n版`权`所`有
1998年10月6日,几个惯偷再次到煤炭加工厂偷煤,被李建军撞个正着。血气方刚的他拿起一块石头就砸,原本只是想吓唬一下偷煤者,没想到将其中一人致死。李建军因犯过失伤害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5年。由于服刑期间表现良好,2008年底,他被提前释放出狱。
出狱后,李建军四处找工作,但对方听说他是刑满释放人员时,不是直接拒绝,就是找借口推脱,就连干苦力的工作都不给他。无奈下,李建军想到了自主创业,并多方筹措12万元创办了金旦木业有限公司。在公司渐有起色时,他没有忘记与他有着相似经历的其他刑释解教人员。2010年,听闻银川市启动“矫正帮教人员创业就业工程”,寻找愿意接纳这一特殊群体的创业基地及创业示范企业,他立即报了名。**********本|文|来|源|于|创&业&网 c`y`e.c`o`m.c`n版`权`所`有
“他们出狱后的遭遇几乎和我一样,找工作都是四处碰壁。我只想让他们能自食其力,重新返回社会。”李建军说。目前,李建军的公司已接纳了9名刑释解教人员。每一名到这里工作的刑释解教人员都非常珍惜这份工作,干起活来十分卖力。
记者了解到,像李建军的金旦木业有限公司一样,银川市还有不少企业也在默默做着努力,为这一特殊群体提供了不少创业和就业的机会。**********本/文/来/源/于创/业/网 c#y#e.c#o#m.c#n版#权#所#有
截至目前,银川市相关部门已对1100多名矫正帮教人员进行了失业登记,给200多名矫正帮教人员发放了失业保险金,在全市7个工业园区、90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矫正帮教人员安置就业基地,帮助就业创业900多人,为237名城市籍刑释解教人员落实了低保,为214名农村籍刑释解教人员落实了责任田。**********本/文/来/源/于创/业/网 c#y#e.c#o#m.c#n版#权#所#有
关爱不止,行动不止。如今,刑释解教人员在银川市这一“暖心政策”的帮助下,逐渐融入和谐的主流,成为为社会做贡献的那一滴净水**********本/文/来/源/于创/业/网 c#y#e.c#o#m.c#n版#权#所#有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