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已进入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预计“十二五”时期,北京常住老年人口将以年均17万的数量增长;到2015年,常住人口中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360万,占常住总人口的17.6%;其中北京户籍老年人达到320万,占户籍总人口的23%。
前日,北京市召开养老工作大会,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吴世民表示,市老龄委将修订《北京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建设老年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和服务平台;同时,建立老龄事业发展专项基金,提高养老补贴水平。
焦点
床位补贴
低保失能老人月补贴1100元
今后5年,北京将建立高龄津贴正常增长机制,建立居家养老床位补贴制度。
居家养老床位补贴制度将根据不同年龄段、身体状况的老人需求,制定不同的政策。最近,首先针对贫困家庭的失能老人制定并出台了养老补助政策 7月1日起,低保家庭中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60岁以上老人,入住本人户口所在地区县民政局选定的社会福利机构,每人每月补贴1100元。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居家养老床位补贴就是要鼓励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兴办社区托老所等各种形式的居家养老服务产业链。
保险险种
倡导个人参加储蓄性养老险
市民政局、市卫生局等部门将联合指定市属中专卫校、护校等,培养专业化养老护理员队伍。
市老龄委、市民政局将积极倡导个人参加储蓄性养老保险;针对养老服务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与相关部门探索建立(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老年人意外伤害险等险种。
今年还将在社区完善以“时间储蓄”为核心的志愿尊老服务理念。鼓励低龄老人为独居、高龄老人或生活不便的老年人开展结对服务;建立专业社工和志愿者结合的养老服务队伍。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