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说话
今年1~10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81213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9%;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2156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5%;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8440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3%;帮助15937名城乡劳动者实现自主创业,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59%;培养各类技能人才76448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53%。
镜头一 免费培训造就了小老板
昨天,在市区越都商城“大黄蜂”童鞋店,蒋淼生热情周到地招呼着顾客。早些年从袍江一家企业下岗的他,于前年开了这家童鞋店,今年下半年又接连在附近新开了两家店,一家经营另一品牌童鞋,另一家经营女装。
说起生意,蒋淼生咧嘴笑了:“第一家童鞋店开起来后,因为产品结构不完善,我眼睁睁地看着很多顾客流失,心里着急。今年上半年,社区干部跟我说,市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在举办SYB创业培训,可以免费参加,我心动了。4月份,我参加了培训。培训后,我理清了创业思路。在中心的指导下,又新开两家店,把经营品种从小童鞋延伸到中大童鞋和女装。现在三家店相互带动,经营情况挺不错。”
蒋淼生一个人管不来三家店,便招了两名营业员。“我一人创业,还能带动两人就业。”蒋淼生为自己能帮上别人而高兴。
镜头二 不漏下一个待业者
“童同志啊,有没有厂在招门卫?要上白班的。”日前,越城区府山街道水沟营社区社保室里,刚刚退休的刘水木一大早就来找工作人员童林娟打听招聘信息。
“有几个呢,我翻出来给你看。”童林娟翻开一本厚厚的招工信息本。“我们平时经常在收集招工信息,发现合适的,会推荐给来求职的居民。”
经过一番比较,刘水木心里有底了:“我回去跟家人商量一下再定。到社区来找工作,就是方便,而且放心!”
“我们是省级充分就业社区,只要是有劳动能力又有就业意愿的,我们都会帮忙推荐工作,社区就业率达98.3%。像今年就帮20多人落实工作,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和其他社区居民知道后也来找我们。”童林娟说。
平时靠卖报纸为生的茅云林,家庭经济较为拮据。社区针对他的情况给他安排了一个公益性岗位:为小区清除牛皮癣广告。“一个月能拿300元,也好贴补家用。”茅云林用认真工作来表达感激。
镜头三 大学生创业路子更宽
离绍兴文理学院不远有一条丁向弄,聚集着六七家大学生开的店。循着悠扬清亮的笛声,记者走进了赵琴的“笛艺春秋”店。
2009年毕业于绍兴文理学院音乐学院的赵琴,一直想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开一家专营笛子、箫等中国传统乐器并提供培训的小店。从所在社区那里了解到相关的创业政策后,今年4月,赵琴的小店开张了。
愿望成真的赵琴如今想着如何把小店做大。“听说市里今年又出台了关于扶持创业的新政策,把高校毕业生创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的额度提高到20万元,这对我们来说真是个好消息。现在政策宽松,社区又经常帮忙介绍学生,小店经营形势还不错。下一步,我考虑去贷些款,把小店做大。”赵琴青春的脸上神采飞扬。
●短评
“就业涉及民生,是天大的事。”温家宝总理的这句话,点出了就业之于民生的重要性。
我们欣喜地看到,今年以来,我市强化就业服务,千方百计帮助各类就业困难对象上岗;同时,围绕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这一目标,出台力度更大的创业扶持政策,开展十大创业行动,进一步掀起创业高潮。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就业难,难在待业人员缺技术、缺本领,创业难,难在创业人员缺资金、缺项目。相信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能进一步创新培训机制,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工作;进一步收集更多投资少、见效快的创业项目,方便更多的城乡居民自主创业,并以创业带动就业。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