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的第一次奥运顶级(TOP)赞助计划是在企业乃至整个国家都面临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做出的。”三星电子副总裁权桂贤在回顾1998年三星第一次成为奥运会官方合作伙伴时说道。
据透露,1998年,三星首次成为奥运会无线通讯设备领域的官方合作伙伴,当时三星的负债率很高,集团裁员达30%。
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三星会长李健熙毅然决定与奥运携手。9年后的今天,三星无线通信设备(移动电话)的全球市场份额翻了一倍多,而品牌价值上升了五倍多。2006年三星电子实现净利85亿美元,成拉动三星发展的主力引擎。
奥运塑造产品高端形象
1988年,三星现任会长李健熙第一次接掌集团大旗,并将三星的发展方向定位为做“21世纪世界超一流企业”。当年,三星首次参与韩国汉城(现首尔)奥运会,成为本地赞助商,并在当年实现收入增长27%。
奥运会巨大的品牌宣传效应,坚定了三星与奥运合作的决心,但在当时,三星还难有实力成为奥运的顶级赞助商。加入奥运会的“TOP计划”并不仅仅意味着大量资金的投入,更重要的是要从产品档次到企业形象上达到奥运标准。
创业初期的三星电子,因缺乏自有技术和设计,被称作“廉价产品的制造者”。上世纪80年代,三星开始培养自己的研发队伍,推动自己高新技术产品的更新换代,并研制成功了许多世界一流的产品。
进入90年代,三星电子每年都将营业总额的6%—8%投入研发,2006年的研发费用更高达40多亿美元。三星提出“最安全、最小化、容量最大化”的消费电子设计理念,成为整个行业设计发展的原动力。截止到2006年底,三星电子在平板电视、闪存等7个领域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手机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二。
以奥运会为平台,三星摆脱了以往产品和企业的低端形象。2003年,三星全面停止了传统低端消费电子和家用电器产品的生产,无论是移动电话、电视,还是MP3,三星都将产品定位于高端市场。数据显示:1999年,三星品牌价值为31亿美元;到了2006年达到162亿美元。
三星要建“21世纪超一流企业”的决心,国际化是不得不走的道路。李健熙在1996年为三星定下了基调:制定战略,将作为企业无形资产和核心竞争力来源的品牌价值提升到全球水平。
定调的第二年,三星就与国际奥委会签定了TOP赞助协定。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将迎来三星奥运赞助计划的20周年。从1988年三星成为韩国汉城(现首尔)奥运会本地赞助商开始,到1998年日本长野,成为冬奥会官方合作伙伴。之后,三星陆续赞助过3次冬季奥运会和2次夏季奥运会。今年4月,三星与国际奥委会续签了TOPⅦ、TOPⅧ赞助协议,将赞助时间延续至201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