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下面大家有问题吗?我们这儿没有台上台下?
提问:刚才听了任总尤其是沈总,都在说反对学生创业,反对没有经验的人创业,如果没有创业,上面坐的这些老总都成不了企业家,其实他们在成企业家以前,我们过去无论是在政府还是国有企业几乎都没有创业,都是零。现在应该鼓励学生创业才是根本。尤其是沈总你在搞创业基金,没有创业,钱往哪儿用都不知道。你们上了这个车踏板,是不是大家都不上车了。
沈南鹏:我声明一点,我不是反对学生创业。我的感觉,刚才汤总在讲,一是学生的教育是需要的。第二,我感觉社会的潜移默化是很重要的,但我感到我们的媒体在推动的力度太大了一点。比如在中国,我个人感觉里面有很多人确实没有特别好的准备好。我一点都不夸张地讲,如果这里面有一千个商业计划书的话,真正有价值的不到5%。说得不好听的,作为风险投资来讲,作为投资来讲并不是很合适,但是他本身创业应不应该来做那是另外一回事。你开一个小铺子也可以创业,但是你要看机会成本有多大,是不是能做成大的企业。很多商业计划书一看就是市场范围太小。蓝总你是做航空的,这个行业很大,有些如果是一年不是500亿的市场,而是一年是4000万的市场,你认为值得做吗?很多显而易见的问题是在创业的时候有这样的心态,这些人可以不向风险投资拿钱,完全可以自己创业。
比如我们讲赢在中国,赢在中国似乎在给大家一种信息:大家走这个路的话创业似乎是一条唯一光明的路,我认为这并不见得这样,而且应该讲,通过在很多不管是国家机关还是私人企业里面,这几年你可能有最好的准备。
李亦非:其实赢在中国只是一个电视节目,你不要认为它真的代表了中国现状,就是年轻人个个都像赢在中国那样充满激情,他只是一个Show,就像超女或者快男一样。不要相信报纸上说的每一句话。
沈南鹏:媒体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李亦非:你关注这个行业只关注那个节目,但是那个节目的收视率只有0.1%,但是有关找工作的收视率是10%。创业精神和创造力还是远远不够的。但是并不说明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必须成为投资的首要对象或者他们的东西是好的,十年磨一剑。我看过一个统计数字,说所有成功的企业家,他们在行业里面一定看他成立公司的日期或者是他在成立正式的公司为了上市之前所干的行业,一定是十年以上的。所以,没有浸淫过十年的。张跃是哪年成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