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WTO如同一道彩虹门,大门初开,甘甜与酸涩齐齐涌向中国的创业者。纵观1999~2005年的创业史,互联网“大落”,网络创业者们遭遇寒流;制造业“大起”,众多草根企业家让“Made in China”活力四射。
创业史定位:
WTO如同一道彩虹门,大门初开,甘甜与酸涩齐齐涌向中国的创业者。纵观1999~2005年的创业史,互联网“大落”,网络创业者们遭遇寒流;制造业“大起”,众多草根企业家让“Made in China”活力四射。
时代描述: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与之同时,始于1998年前后的“中国制造”浪潮在2002年活力四射,价廉物美的中国商品终于向全世界发威。
也是从这年开始,一个真实的笑话开始以各种版本流传起来:很多人出国旅游买回一大堆纪念品和时髦的商品,回到家里后扒开商标一看,都是“Made in China”。
一份题为《中国科技发展报告》的综合报告勾勒了“中国制造”的轮廓:初步估计,我国已有上百种制造产品的产量在世界上位居首位。自1990年起,中国大陆吸收投资2300亿美元,占亚洲总额的45%,其中制造业是最重要的投资领域,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生产国,“中国制造”正在世界范围内崛起。
“纵观1999~2005年的创业史,国有大型企业能够更好体现制造业规模化生产的优势,但上升空间有限;而小型企业中,新兴的民营制造企业发展迅速,是“中国制造”崛起的主要推动力量,也是今后发展的主要动力。”
当然,如果少了网络,这一阶段的创业史将会失色一半。自1999年以来,阿里巴巴、盛大、携程、当当等相继创办,无数的草根英雄开始在互联网大潮中找寻梦想。只可惜好景不长,2001年互联网泡沫大面积破裂,网易被停止交易、马云收缩全球战略,新浪王志东出局。
寒流一直持续了两年多,以网易的咸鱼翻身为标志,2003年互联网方才迎来了春天,一些在日后将主宰中国网络经济的重要力量也在这一阶段雏形乍现。
创业史记:
互联网“大落”
“我们还太嫩,我们公司经过十年的顺利发展没有经历过挫折,不经过挫折,就不知道如何走向正确道路。”2001年,当任正非在他的《华为的冬天》里写出这样的句子时,华为的销售额已飙升至220亿元,盈利高居全国电子百强之首。
之所以在企业高速成长期发出这样的警报,原因在于,任正非清楚地预感到了网络经济泡沫破裂对电信市场的连累。
那么,此刻的互联网创业者们,究竟落寞到怎样一个地步呢?
以2003年的中国首富丁磊为例,8月31日,网易宣布对上年的财务报表进行修正,净亏损从之前公布的1730万美元上升至2040万美元。4天后,纳斯达克以财务报表存在疑点为由宣布网易股票被停止交易。
丁磊后来回忆说,“其实那段时间很迷茫,连卖掉网易的心都有过。不卖的原因也不是说我不卖,而是我们财务审计出了问题,人家不肯买了。”他向好朋友、广东步步高集团的段永平请教出售网易的问题,段永平反问他,“你卖了公司干吗?”丁磊说,“我卖了公司有钱再开一家公司。”段永平笑了,“你现在不就在做一家公司,为什么不做好呢?”丁磊如梦初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