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几年前在各地政府工作报告里还是一纸概念,几年后已经在国际金融危机大环境下逆势而上,步入了黄金发展期,为“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提供了良机。为了抢抓这一机遇,北京、上海、四川、广东、湖南等地相继出台扶持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政策。历届北京文博会,地方政府总是持有很高的热情,纷纷组团参展。今年,国内14个省份再次由政府组织,整体展示和推出当地文化产品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浙江甚至在文博会的大幕还没拉开之前,就抢先举行了产业发展招商座谈会。全国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历年来的发展成果在本届文博会上进行了一次漂亮的集体秀。
这其中,最耀眼的,还是北京。
北京参展的14个区县,包含了数十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从展示内容来看,这些集聚区正在走出同质化竞争,向特色化、差异化转变。
崇文区重点推出的天坛文化圈项目,包含了前门传统文化产业集聚区、龙潭湖体育产业园和南中轴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三大功能区,与北京市刚刚推出的“城南行动计划”发展思路十分契合。
朝阳区着力打造的中国国际传媒产业高地,重点展示了奥运、CBD、电子城三大板,突出了文化创意产业中“新媒体为王”的经济特色。
石景山区则将不久前挂牌的中国动漫游戏城微缩版搬进展馆,以显示石景山CRD(首都文化娱乐休闲区)的魅力。过去“东边炼人,西边炼钢”的石景山,现在东西两头都要开始“炼”文化创意产业了。11月26日,石景山区区长周茂非在第四届文博会的“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具体描绘了该区的Cye.com.cn宏伟发展蓝图,让台下有意进军文化创意产业的听众兴奋不已。一向以高科技傲视群雄的海淀区,最闪亮的“创意名片”则是科技与文化紧密融合的西山文化大道。作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先行者,去年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收入近2500亿元。 “财”和“才”都厚实的海淀,已经开始培养文化创意产业的原创力量。
北京老区东城区,在展会上推出的南锣鼓巷“西洋景”,令观众眼前一亮,甚觉新鲜。近日,南锣鼓巷又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亚洲必去的25个景点”之一。这条历史与现代巧妙融合的胡同,将是不可小觑的未来“梦工厂”。
借助北京“城南行动计划”带来的注意力,宣武区在本届文博会上大唱“宣南文化”戏。琉璃厂,荣宝斋、戴月轩、清秘阁等老字号,将在文化创意的春风里,容光焕发,再现百年前的胜景。其他区县,在文博会上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北京市社科院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课题组专家赵弘说,北京有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积淀,有着丰富的专业创意人才资源与强劲的科技创新能力,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和强大的市场辐射力。这使得北京文博会具有与其他文博会不同的特点与优势:优秀的场馆设施,强大的政府背景,庞大的媒介宣传,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