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你问我答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新闻 - 奇思妙想 - 创业博客 - 创业论坛

创业加盟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 商业模式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创业观察→新闻
    


中国“低碳企业”迎来掘金时代


cye.com.cn 时间:2009-12-16 8:26:02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 我来说两句

  多个产业将遭遇转型“阵痛”

  在各政要在哥本哈根“唇枪舌战”的同时,中国的企业家也非常关心这次会议。在这次哥本哈根的行程中,一位地产“大佬”极引人注目,他就是万科的老总王石。王石说,此次哥本哈根之行是向国际社会传达中国企业踊跃承担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同时考察“低能耗建筑”。

  记者从王石的微博上看到,王石在峰会期间,专门考察了法兰克福的低能耗建筑,并在回答网友提问时举例:住宅产业化要改变大量使用木材的木模板传统工法,尽量使用钢模。“钢模材料本身也要碳排放,但木模平均使用6.5次报废,而钢模可以500-600次重复使用,钢模使用次数的平均排放量远小于木模板的固碳量。”

  这是王石的“低碳经”。

  其实地产的低碳化早已提出,低碳地产和绿色建筑在中国已经广泛开展。而且不仅是地产,其他行业产业也在悄悄转型,但这种转型,更多的是阵痛。要让低碳经济在中国“开花结果”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由于煤炭资源丰富,我国发电行业此前一直以火力发电为主。在“十一五”期间,为了达到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中国要关停5000万千瓦的小火电。头三年已经关停了3000多万千瓦,数十万人失业。朝低碳经济转型,让国内电力行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我国是一个工业化国家,而且目前还未完成工业化进程,需要很多能源完成工业化,此外,我国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低端产品、低劳动附加值、能源消耗大的行业将面临生产成本高涨,而这些行业会出现大面积的失业。”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分析说。

  目前,包括水泥、化工在内的众多产业行业依然存在高耗能高污染的情况。下一步,低碳经济要涉及的行业和领域也将以其为重点,主要包括低碳产品、低碳技术、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

  “当前转型的最大问题是资金。” 中国社科院宏观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袁钢明对记者表示,以最可能取代火力发电的水电为例,其前期投资和运营成本庞大,足可以建设若干个水电厂,且大的水电工程投资周期长,大量蓄水还会对下游存在风险。

  除了前期资金的投入和维护运营的高成本,发电后的电价也存在“阵痛”。据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介绍,当前我国新能源如水电、风电和光电等的上网电价普遍较低,虽然有一定补贴,但距离发电企业盈利还相差甚远。

  以光电为例,当前的光电标杆电价主要以敦煌每千瓦时1.09元的上网电价为基准,暂不考虑中西部的差距,可以盈利的上网电价约在4元以上,但当前的终端电价基本在1元以内,所以相比较而言,火力发电不仅投资少,而且生产的终端电价也相对较低。

  “这就产生了矛盾,短时间内依靠火力发电的话,其动力煤就会加大消耗,就会导致高排放。”林伯强表示,当前煤炭作为中国能源的基础性产品,占到全国能源消耗的70%以上。“如果不大力发展其他可代替能源,这个比重依旧很难下降。”

  消费者生活成本或增加

  在产业界,低碳经济转型代表着压力与机遇并存,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工业、农业等生产方式的改变、成本的上涨则无疑将增加居民消费成本。

  “由于更多使用太阳能、风力、生物、天然气发电,电力成本必定增加,成本增加最终会作用在消费者身上。”陈凤英分析,“随着智能交通、公共交通的更多的投入,居民出行的成本也会随之增加;低碳产品意味着高投入,制造业低碳制造、农业低碳种植等也肯定会导致消费品价格上涨。”

  陈凤英认为,此前居民消费成本的相对低廉是由大量高能耗、高碳排放量所换取的,但如今这种方式已行不通,消费者再也不能通过“自毁家园”来换取低价生活方式。获取能源方式的改变、能源价格的上涨将带动社会各类消费品价格的上涨。

  “消费者花更多的钱换来的将是绿色消费,更环保、健康的生活。”陈凤英强调,“消费者也应该承担低碳经济的部分成本。”她还认为,消费者是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主要动力,能引导产业、社会往低碳经济发展,而如何引导消费者的低碳意识呢?

  专家们认为,在引导低碳消费上我国政府已积极行动。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启动“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通过财政补贴每年拉动节能产品消费4000亿-5000亿元,可节电750亿千瓦时,年减排二氧化碳7500万吨,产品包括节能灯、高能效空调,未来还将涵盖高能效平板电视、冰箱等。

  陈凤英分析,在低碳经济推广初期,由于价格等方面的原因,消费者肯定会依然选择以前的生活方式,所以政府可以以补贴形式适当引导低碳消费,这样更利于整个社会的低碳转型。

  专家提议,走低碳消费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对奢侈浪费加以限制。碳排放空间有限,每个人的基本消费需求也是有限的,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潘家华就曾建议,给每个人一定的碳排放量,超出之后就得交税,超得越多税率就越高,这种方法既兼顾了基本需求的满足,又可以使消费者行为更理性化,减少奢侈浪费的部分。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2页  1  2  3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新闻

·12月12日北京家具城招商会 ·北京SYB创业培训班1月开班
·郎咸平2010经济趋势班报名 ·毛泽东思想-红色管理课程
·王一淇老师语言色彩课程 ·红色管理企业家领导力课程
·时代中天诚聘停车管家80名 ·美国太平洋国家大学硕博士
·54期金口财总裁演说特训营 ·SMI50周年盛典-夏威夷之行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