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粉丝无数,微博却并不赚钱。微博商业化一直是一个待解的谜团。
新浪微博刚刚规划了一条清晰的路线图希望解开这个谜团:从媒体到社区,从社区到开放平台,新浪最终将把重锤落在第三个阶段。
新浪微博在帮助新浪获取高额关注度的同时,也让新浪从一个单纯的新闻内容门户进化为一个集成了互动通讯功能的新型媒体。
模式虽好,但是面对盈利,就连微博鼻祖Twitter至今也是束手无策,一直在寻找更好的盈利点。
上月,Twitter首席运营官迪克科斯特洛对外界表示,尽管微型博客网站推出的广告平台promotedTweets已大获成功,但仍然不足以让Twitter开始盈利。目前,Twitter仍属于烧钱阶段,要实现盈利,Twitter还在寻找其他收入来源。
事实上,去年就被新浪猛推的微博,直到今年4月才成立专门的微博事业部,由此前负责新浪整体产品战略规划和技术研发管理的新浪产品事业部总经理彭少彬全面负责微博的开发、运营及规划。
新浪是互联网门户的代表,品牌广告的重要投放重地——根据该公司今年第二季度财报,其广告营收已达731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已经遥遥领先于其他公司。新浪要想在微博中插入广告可以说易如反掌。
不过,此前新浪一直小心呵护着微博,并未加入商业化操作,生怕影响用户体验。按照新浪微博产品事业部总经理彭少彬的设想,微博的第一阶段应该凸显其媒体属性,因此在这个阶段,新浪通过大量的名人微博来吸引注意力,吸引用户和流量,使微博成为人们采集信息的工具。
这一战略的结果是,2010年7月新浪微博产生的总微博数超过9000万,每天产生的微博数超过300万,平均每秒会有近40条微博产生。
有了这些基础,新浪才开始探索微博的商业模式,例如新浪联合诺基亚做的N8系列微博发布会,就已融入了商业操作,只不过该案例被打包在了诺基亚全年在新浪的投放中,具体数额不详。但新浪的目标不仅于此。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