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一体化区域经济将是‘高铁时代’的真实写照。”武广高铁沿线一条“黄金经济带”正在形成,对中部崛起和泛珠三角发展都起到带动作用。
借力武广高铁,泛珠三角正加速融合。
9月26日,记者在深圳北站的建设工地现场看到,作为武广高铁和广深港客运专线一个枢纽站,深圳北站的建设已接近完工。记者了解到,广深港客运专线建设正在加快推进,预计在明年初开通广州南至深圳北段。
广深港客运专线预计在2012年9月开通至福田站,2015年开通至香港。9月28日,湖南省政府顾问、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朱翔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广深港客运专线广深段年底开通,意味着港粤湘鄂之间将进入高铁连接时代。
如果说武广高铁是手臂,那么广深港高铁就是手掌,而位于番禺的广州南火车站则是手腕,两条高铁在此接驳,泛珠三角自此长“臂”善舞,港粤湘鄂自此进入四小时经济圈。
“武广高铁或将牵动千亿元产业转移,形成‘港粤湘鄂四小时经济圈’和‘武广经济线’,必将带来更多人才在沿线就业发展。”朱翔向本报记者称,在武广高铁的串联下,粤港顺势拓展内陆的腹地资源,长株潭加速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武汉城市圈的影响力也从长江蔓延到沿海。
朱翔表示,未来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城市群的竞争。随着武广高铁的通车发展,港粤湘鄂城市群将加速融合。
高铁托起“武广新城”
总建筑面积达48.6万平方米的广州南站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像一片巨大的芭蕉叶,又像一只展翅欲飞的白色大鸟,作为铁道部和广东省合作加快铁路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是武广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9月25日开始,铁路广州南站、广州东站和广州站与广州地铁1号线、2号线实现无缝衔接。至此,到达广州南站难的问题得到解决。
“自从武广高铁开通后,村里新开了好多餐馆、旅店,原来村里没有公共电话,现在安装了很多。”随着人流量的加大,位于广州南站旁的钟村镇石壁村的面貌正在改变。广州南站地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崔勇向本报记者介绍,一个关于广州南站、包括石壁村在内的地区规划正在广州市发改委层面讨论形成。
武广高铁改变的不仅仅是石壁村。其沿线依高铁而建、因高铁而旺的城市正纷纷兴起。
在韶关,正在规划以武广客运专线韶关站为核心的“芙蓉新城”,该新城规划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承载人口约25万人,总投资达1000亿元左右,将在10年内基本成型,成为韶关未来的行政、交通、旅游休闲和金融中心。
“我们将通过完善的配套设施,吸引各种高铁沿线要素流积聚此地。”广东省韶关市发展和改革局总经济师巫锦国介绍。
在武广高铁韶关站坐落的韶关市武江区,“高铁经济带”建设正如火如荼。据武江区委书记苏力介绍,武江区将以武广高铁为依托,以芙蓉新城与西河商圈为“两轮”,形成“一城一圈一带”的发展格局。 武广高铁郴州西站位于郴州市经济开发区内。郴州的矿产资源潜在价值超过1万亿元,但一直处于长株潭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的边缘区域。
“武广高铁让我们对外合作与交流方便了很多。以前有人来看场地,开车要4个多小时,现在坐高铁直接就过来了。”台湾伟晟电子驻郴州加工厂厂长严小波告诉记者。
伟晟电子主要业务是生产手机配套零配件,和其他台资企业一样,其在内地的投资也经历了产业的梯度转移。在2002年第二次产业梯度转移时,伟晟选择了郴州。
与郴州同处武广沿线的韶关也曾遭遇一样的尴尬。在珠三角与长三角的竞争中,韶关的腹地劣势越来越明显,产业升级和空间拓展受到限制。如今,韶关2小时车程范围内,北有武汉国际机场,南有广州新白云机场,极大拉近了与长株潭、珠三角的距离。
广东省韶关市发展和改革局总经济师巫锦国认为,当地与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合作不断加深,必将推进韶关工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转移步伐。
产业链延伸的张力
伴随着武广高铁的开通和广深港高铁的稳步修建,连接中国内地与东南沿海的高速铁路正成为中部省份吸引港澳粤投资的最新利器。 湖北省副省长田承忠9月9日在广州举行的“2010鄂港(粤)经贸合作洽谈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武广高铁的开通大大提升了中部地区的竞争力,促进了湖北等中部省份跟香港、珠三角地区之间的融合。
田承忠说,高铁时代的到来,对于中部省份的对外开放,对于中部地区密切跟香港的联系,对于不同方位之间的交流、企业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快速便捷的通道。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