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时候人们需要感谢危机,因为有时危机能够带来变革,而变革往往使全球经济金融格局发生巨变。格局之变让我们重新审视和调整未来的增长之路,中国经济高增长能否持续?金融危机能否倒逼中国经济成功转型?当传统比较优势下降,经济内生原动力明显不足时,关键在于寻找到启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近日“十二五”规划与《国务院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同步出台,也有“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之义。
预见未来的最好方法,就是去创造未来。纵观世界近代历史,一个个强国的崛起,都是在世界平衡打破和世界竞争格局调整后,抓住重大历史机遇期,迅速转变产业结构和经济运行方式,赢得在全球的竞争优势,从而居于领先地位,实现跨越式发展的。 经济危机,催生了新兴战略产业的萌发,也是中国借机步入经济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经济转型包括三个层次:需求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转型和投入要素结构转型,而这些也恰恰是决定经济周期的内在驱动力。国家把战略新兴产业提高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就是要开启中国经济发展新的“蓝海”。
从层次上讲,战略新兴产业可以按照先导、战略和新兴三个层面来划分。先导性产业一般而言需求弹性大,分工链条很长,可以带动一批相关产业的发展,也能提升我国工业体系和产业体系的深度和广度,像新兴制造业和深加工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产业包括航空航天、卫星和海洋产业以及新能源,是未来提高我国在国际上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而新兴产业包括智能化技术、新材料和3G以及电动汽车等,物联网既属于战略产业也属于新兴产业。
从发展次序上看,先导产业是核心,可能先起步,战略产业和新兴产业将同步跟进。因为我国目前毕竟还处于工业化初步阶段,肯定还是要通过先导产业提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在研发水平上,3G/电动汽车/智能电网和航天技术新材料等,已经有了技术储备和经济基础。所以,这些产业就可以首先启动起来。
战略新兴产业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创造出来的。战略新兴产业能否在中国落地开花、蓬勃发展关键是是否有适宜的土壤和环境,即所谓的“经济生态系统”,这也恰恰是发展方式转变的应有之义。
在这方面,上个世纪末硅谷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对于中国是很好的启示和借鉴。原先我们一直在说硅谷模式,可能只看到一个技术层面。硅谷模式之所以成功,是因为硅谷有深厚的内涵基础,打造了有利于新兴产业发展的经济生态系统,催生出大批的高新企业,催生出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