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成本之忧
“和周围的企业相比,今年的招工情况还不错,岗位上基本已经招到了员工。”吴建安说,但是新招员工的成本比以往涨了不少,往年员工工资支出占总支出6%至7%,去年已经提升到了10%左右。
不仅原材料成本,此前一直不为劳动力“发愁”的众多中小企业,近年来也受到用工荒的困扰。
对于今年春节以来的“用工荒”以及劳工成本的增加,张平感触颇深。
“我们刚刚发了4月份的职工工资,和年前相比,总共大约增加了5万元至6万元。”昨日,张平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对“用工荒”带来的企业成本上升,其理解而又无奈。
张平介绍,去年考虑到物价上涨比较快,在宁波市出台新的最低工资标准前后,该公司先后两次上调员工薪水,合计上涨28%以上,一年多了几十万元的支出。
“今年多招了300人至400人,光是介绍费就花了几万元。”吴建安3月初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开春,就有老员工或者熟人介绍员工到公司来面试,根据所推荐员工的年龄、技术不同,公司会给介绍人200元到500元不等的介绍费。
吴建安是湖北名仁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公司是一家生产纯涤纶线为主的中型民营企业,目前员工约3000人。
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像宁波波尔管业开发有限公司一样的还有许多。
5月5日,作为中国进出口贸易“风向标”和“晴雨表”的109届广交会如期闭幕。
本报记者通过采访参加广交会的企业得知,在“劳动力成本增加、汇率攀高”的背景下,企业为保利润空间,其在接出口订单时不得不“慎之又慎”,与国外客户在价格上是“推来推去”。
“如果成本上涨5%左右,在保证客户稳定的基础上,我们一般不提高价格。”参加了第109届广交会第一期的济宁路得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海外销售的负责人杨海超说,成本上涨若高于5%,公司产品价格大约会提高3%至5%。
据广交会新闻发言人刘建军介绍,本届广交会订单中中短单占90%,长单占10%。采购商对后市仍存疑虑,下单谨慎;出口企业担心政策调整和成本上升,不敢接长单。
刘建军说,当前的不确定因素和成本上升制约了企业的成交量。
其中,与参展第一期的机电等企业相比,参展第二期的日用消费品类、礼品类及家居装饰品类企业以及第三期展出的纺织服装类、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劳动力及原材料成本上升更有“切肤之痛”。
生产经营成本的高涨不仅影响了企业在广交会上的成交量,而且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中小企业的生存越来越艰难。
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第一副主席全哲洙4月22日在北京某一论坛上表示,尽管党和国家长期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连续出台一系列措施,让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当前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还面临很多困难,其中面临的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生产经营成本提高。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