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挡不住的诱惑
“这些苹果授权店几乎都靠配件赚钱。”
对于一些苹果授权经销商来说,销售水货苹果产品和未经授权的配件往往是抵挡不住的诱惑——因为这能带来更高的利润,同时能够弥补货源不足的情况。
一些正规授权店往往拿不到足够数量的苹果货源,因此经常面对消费者的询问而难以展开销售。“苹果经常断货,实行饥饿营销和配额管理。”知情人士指出。
知情人士透露,苹果公司会派专人在各大苹果授权店之间巡店,看看他们是否严格执行苹果公司的销售政策,一旦发现销售水货或者非正规配件的情况,将进行严惩。
此前一家叫做“天佑”的苹果授权店,就因销售水货而被取消了苹果授权资格。“此事在业内反响很大。”知情人士表示,但是这些违反苹果销售政策的店铺还是依靠这种方式在短期内赚了许多钱。
“这些苹果授权店几乎都靠配件赚钱。”上述接近苹果公司的人士表示,而销售苹果配件最有效的方式便是和一些抢手的苹果商品一起半强制性的捆绑搭售。
例如一些店铺强制要求每个买白色iPhone4的顾客在店里购买300块钱的配件,而另一些店铺则在抢手的iPad2刚上市时强制要求顾客购买600块钱的配件“礼包”,包括iPad2保护套、贴膜等。
一些苹果授权店考核员工销售业绩的方式往往不是销售了几台Macbook或者iPad,而是卖出了多少配件——因为苹果产品总是供不应求,消费者们甚至求着店家多卖几台给他们,而苹果店的利润大都来自配件销售。
这些苹果授权店中只允许销售贴过“MFI”标签的苹果配件——“MFI”即英文“Made for iPod”,“Made for iPad”,“Made for iPhone”的简称,这些由苹果公司统一设计的logo在使用时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就连每个图案的字体大小、颜色、分辨率都有着详细的标准。且每售出一个授权配件,苹果就会收取20%至25%的分成。
这让部分苹果授权店感到困惑:他们希望加入苹果的销售体系从而赢得消费者更多的信任,但是却又受到苹果公司的种种限制。
相比之下,那些未经苹果授权的苹果产品销售商在中国的生意开始越做越大——记者在上海徐家汇一带看到,一些电子卖场一整层楼几乎有一半的商场都在销售苹果产品,许多店铺摆出醒目的“苹果有售”的牌子,生意兴隆。这些商家往往销售走私进来的“水货”苹果产品,或者通过正规渠道流出来的产品,有时甚至是翻新过的产品。
非正规苹果产品卖家鱼龙混杂的现象,让一些商家开始效仿苹果店门的装修风格和人员着装开出高仿的“山寨”苹果授权店,于是便出现了昆明街头的现象。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