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炽热转向彻寒,浙江光伏业仅用了7个月。一位投行界人士用“恍若隔世”来形容这个行业的冷热变化。
10月22日晚间,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厂商无锡尚德电力“将会申请破产保护”的消息在坊间疯传。传言虽遭否认,但国内标杆企业陷入破产传闻,无疑显示中国光伏行业已风声鹤唳。
据了解,中国光伏业产品市场严重依赖国外,特别是欧洲市场,而国内市场一直未实质启动。今年上半年,欧洲市场大幅削减太阳能补贴幅度,而下半年欧债危机再次爆发,让这个对于中国而言最重要的太阳能光伏市场对光伏产品的需求大幅萎缩;另被寄予厚望的美国,其国内市场萎缩程度远甚于欧洲。
工厂67%产能闲置 多晶硅价格创新低
10月国庆节后,瞿成结算工资后,离开了他打了三年工的浙江金华的一家光伏组件企业。“本来老板说可以做到今年年底的,可是节后我们仍基本无事可做,虽然老板没说什么,可我待不下去了。”瞿成说,从今年年初至今,他们厂的活就时有时无,“在今年三月份之前还算正常,五月份就有点空挡,七月份以后,越来越不行了。”
这家位于金华的光伏组件企业,成立于2007年,以生产封装组件为主业,熬过了2008年光伏业的低谷一路走来,但在今年,订单不足,工厂有67%的产能开始闲置。工厂人心浮动。
瞿成所在企业的现状并非属个案,整个浙江乃至整个中国光伏业生产商的情况大同小异,业内龙头公司甚至出现破产传闻。
国庆前后,江西赛维LDK被传有可能申请破产保护;10月22日晚间,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厂商无锡尚德电力“将会申请破产保护”的消息在坊间疯传。传言虽遭否认,但两大国内标杆企业先后陷入破产传闻,无疑显示中国光伏行业已风声鹤唳。
今年以来,随着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加上几大光伏应用市场连续削减补贴,全球光伏产业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产品价格一路走低。来自iSuppli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晶硅组件价格下跌了19%,三季度跌势延续。
据网易财经了解,中国一线供应商的晶硅组件价格在0.63-0.75欧元/W之间。晶硅电池和硅片的价格同样下跌至0.65美元/W(电池)和0.34美元/W(156mm多晶硅片)。与去年同期多晶硅价格相对较稳不同的是,多晶硅价格快速下滑。
截至10月24日,多晶硅价格已下跌至每吨25-30万元(10月24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6.3549),折合39.34-47.21美元/公斤,为历史最低。三个月前的7月13日,多晶硅价格为40-42万元/吨。
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硅业分会分析师谢晨认为,多晶硅价格近期下跌主要是因为多晶硅、光伏组件产量增加太多,而太阳能外需市场却有所萎缩,供给远大于需求,以致全产业链库存严重,多晶硅行业或将面临一次大洗牌。
因欧洲市场需求萎缩,中国的光伏业从硅片到组件供应商均面临利润被挤压的局面,对大多数电池、组件厂来说,息税前利润已接近于零甚至为负值。尽管与传统制造业相比,光伏组件厂商的毛利率能达到8%-35%。
从事太阳能光伏多晶硅片和电池组件市场战略研究的资深从业人员胡皖书向网易财经介绍,浙江光伏业组件毛利率能达15%-35%(如技术不过关,规模不够大,则毛利率降为8%-10%),但今年下半年组件毛利率已大幅下降至2%-5%。
“5%其实已经很难达到,今年浙江生产组件的厂商只有两家保持毛利率正值,其余全部亏损”,胡皖书说。
美国所占欧洲市场难占领
去年9月,发改委能源所副所长李俊峰对网易财经表示:“光伏发电应用市场基础仍很薄弱,明年中国光伏业将面临行业低潮”;今年3月,胡皖书也认为浙江光伏业将面临困境。
国内光伏企业主要集中在江浙两省,其中江苏光伏企业的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浙江约占1/4,剩余的市场份额由江西、河北、山东等省瓜分。从产品结构看,江苏光伏业以上游多晶硅为主,兼顾中游组件产品;而浙江因环保政策所限,主要集中于光伏组件封装;江西与河北则以多晶硅生产为重点。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