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故与冲突
李鸿东向财新《新世纪》记者介绍,随着陈鉴锋从杭州调任宁波,聚合公司发现,后续的增值业务合作难以落实。最初双方合作谈判由陈鉴锋分管的政企部牵头,12580、融创公司(浙江移动的全资子公司,负责该平台技术对接)是与聚合公司进行具体业务合作的部门。
而这背后,也有中国移动自身内部结构调整、领导人更换后管理思路转换诸多原因。2010年5月,李跃升任中移动集团总经理,之后从2011年初开始对公司合作伙伴管理模式做了带有颠覆意义的调整。同时,随着中移动原主管增值服务的马力、叶兵先后落马,也极大地冲击了增值服务领域,很多业务都因数据部门没人拍板而进展缓慢或搁浅。
“本来以为12580、融创公司都能代表移动,但后来发现他们各管各的,没人能拍板让我们的增值业务合作上马。”李鸿东坦承,因此聚合公司在后期为12580、融创公司提供平台服务时带着情绪,导致双方合作并不愉快。
但真正导致双方关系决裂的导火索,是浙江移动对预约诊疗平台系统技术知识产权收购计划的失败。
作为预约诊疗平台的开发建设方,聚合公司掌握该平台的技术以及数据库资源,并拥有包括门诊预约挂号中心处理系统软件、网络预约诊疗服务软件、门诊预约挂号医院HIS统一交互平台软件等在内的多份软件的知识产权。
然而,根据浙江移动与省卫生信息中心签署的合作协议,该系统的软件知识产权必须由浙江移动与省卫生信息中心双方共享。因此,浙江移动要求尽快签署购买聚合公司平台项目的协议。
据财新《新世纪》记者获得的《中标浙江省医院预约挂号服务系统建设项目定向采购的函》显示,2011年4月,浙江移动以融创公司的名义,对浙江省医院预约挂号服务系统建设项目进行了定向采购,并最终确定由聚合公司中标此项目。
浙江移动采购部负责此项目的联系人翟高叶向财新《新世纪》记者回应称,中标之后,浙江移动就数次发函催促聚合公司签署采购协议。
并不想靠卖技术得利的聚合公司,在谈判初期曾表示用一个象征性的低价(50万元),将项目过户至移动公司名下,但浙江移动要将后续可盈利的增值业务合作模式及合约落实,以此来弥补开发费用。但融创公司总经理徐孟强向财新《新世纪》记者称,并非不想跟聚合签署协议,而是融创无权承诺增值业务合作。
从2010年开始即为中国移动提供支撑服务的聚合公司,也因此迟迟不敢签署定向采购的低价转让协议。
2011年7月,聚合向浙江移动提出了两个解决方案:要么两个协议(即平台技术知识产权的采购转让协议、成为中移动长期SP的合作商及分成协议)一起签;要么以800万元的价格买医疗预约平台,即系统技术的知识产权。移动方面不愿意接受这两个方案,此后双方再无实质性的沟通。
直至9月26日,聚合公司获悉省卫生厅召集四家服务商召开了会议,欲停用现有的聚合平台系统,替换为浙江移动开发的新系统。随后,省卫生信息中心向53家医院和HIS厂商发送了切换系统的安排表,确定了在10月1日至16日间切换掉聚合的系统。得知此事后,聚合公司在9月30日晚间,将移动公司与平台的数据接口卸载,导致12580不能进行预约挂号,其他三家则继续畅通。
“移动第二天找到卫生厅,要求另外三家也暂停服务,结果只有浙江在线停了,后来,移动将整个数据库平台关闭,导致四家预约渠道全部中断。”李鸿东说道。
预约挂号平台瘫痪了九天,市民投诉不断,直至10月10日,浙江移动抢修恢复平台,将新系统上线。“我们没有想到,真的会把我们的系统强行切掉。”李鸿东对财新《新世纪》记者表示,是他们误判了形势和自己的“地位”。
聚合公司以为掌握着核心技术和系统端口,外部强切会导致系统不稳定,影响用户使用,“卫生厅不会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但是,就这样发生了。”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