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建开始,企业其实最有价值的就是这种“云资产”。软银孙正义当年投资阿里巴巴时,马云只花了5分钟就谈定了他这个投资人,当时阿里巴巴只有十几个人,销售额是零;同样,1999年底,百度李彦宏凭着一纸规划之中的宏图,从硅谷两家风险投资机构筹集到120万美元的创业资金;2011年4月,京东完成由俄罗斯DST和老虎基金等共六家基金为主的第三轮融资,总金额达15亿美元。所有这一切,都不过证明了企业真正值钱的是“云资产”,而原子资产不过是实现云资产的空间载体。
举例来说,马云花5分钟对孙正义说的是什么?大致应当是企业的设想与商业模式之类吧,同样,李彦宏一纸规划之中的宏图,也是对于企业商业模式与实现方式的计划书之类。像这些“设想”是无法归于财务报表之中的,可恰恰是这些设想,让马云、李彦宏交换来巨资。“云资产”所要解决的就是这样一种冲突:像马云、李彦宏这些设想是企业价值中最值钱的部分,可企业却无法从财务报表中体现这些部分的价值。我觉得,这种冲突构成了创新型企业成长过程中的最大阻碍,我们需要构造新的管理理论来确立这类“新资产”的地位与价值,从而让企业从传统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这就是“云资产”概念的由来。
当然,真正的“云资产”是由移动互联网造就的。在过去,由于受到信息成本的影响,“云资产”只是少数天才的游戏,而现在由于移动终端与云计算技术的出现,特别是SNS交互体系在企业端的建立,企业创造云智慧,进而形成云资本,就成为决定企业间成败的核心竞争力!
举例来说,日本丰田精益管理的核心在于“改善”,而改善的含义就是通过一系列团队交互分享与激励,激发员工的智慧,提出新的创意与解决方案,从而消除各种浪费。丰田的这种做法,积累的其实就是“云智慧”,从企业价值的角度讲,这就是一种无法在财务报表上体现,但却确确实实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云资本”。
中国企业学丰田不得其法,就是因为中国与日本的文化有所不同,中国企业的“团队意识”其实是一种实用主义的工具而已。但在移动互联网与SNS交互网络体系下,借用“云计算”技术,中国企业就获得了一种不同于丰田的改善方式,我们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与方式,来获利丰田改善体系同样的效果,这不能不说是科技进步的巨大好处!
在过去,中国企业为什么沉湎于低水平的制造而无法自拔?原因就在于企业利用员工智慧的成本太高,无论是中国的文化或是中国企业家的管理方式,都不支撑日本式的改善方式,所以在中国企业中,能够学到丰田式管理的微乎其微。而现在,由于有了“云计算”、企业SNS与移动互联网,中国企业获得了一个超越发展阶段的巨大机会,这就是通过员工的碎片化参与,通过SNS的人际交往渠道来建立企业的“云资本”体系,有了这个体系,中国企业从制造走向创造就有了基础。
在这个意义上,每家公司都是“咨询公司”了,因为知识已经成为每家公司创造财富的最重要的因素,发挥每个员工的智慧与创造力,已经成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唯一源泉。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