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雅各布上任后,还取消了沃尔沃COO的职位,产品开发、生产、采购等负责人直接向他汇报,决策结构倾向扁平化。
在沃尔沃中国区,现在更多的事情可以自己做主,比如销售策略、人才招聘、经销商开发、售后服务都可以依照中国的情况做出适合本土的选择,不需要沃尔沃总部许可。
在沈晖看来,沃尔沃在中国相当于是从零开始,要有创业者精神和企业家精神,“什么是企业家精神?就是对市场要反应很快,对成本理解深刻、注重绩效考核,一切是为了结果。”沈晖说。
当然,他们也要尊重和适应瑞典人的行为与思维方式。中国式的典型会议场景是,如果领导不点名,保持沉默是最安全的选择。但在沃尔沃却完全不同,“瑞典比较民主化,很多问题大家都要充分讨论,集体做决定,这样执行起来才能不变形。”沈晖说,其中自然免不了分歧与争吵。
诸多努力过后,沃尔沃能否按照设想的方向前行?仅从业绩方面看可能喜忧参半。今年上半年,沃尔沃轿车全球总销量同比增长20%,营业利润达到12亿瑞典克朗,连续几个季度的盈利缓解了外界对吉利的质疑情绪。
但这并不意味着沃尔沃造血功能的全面恢复。其不久前还宣布,尽管营业收入实现增长,但因“新技术研发投资过大及汇率变动”,第三季度出现7.63亿克朗的亏损。
实际上,沃尔沃在研发和销售方面的资金需求未来几年将十分庞大,在最近一次接受采访时,李书福透露,2015年,沃尔沃在研发和技改方面约需投入110亿美元。这对吉利的资金链是一种考验。能否在未来几年迅速提升中国市场销量,对于其全球战略以及这次收购的成败都至关重要。
从这个角度讲,以李书福为首掀开的沃尔沃创业故事将极富看点,但又注定不是一条坦途。
身份难题
如何将一个跨国公司在收购之后运作好,这在全球范围内并非新命题。2008年,印度塔塔汽车耗资23亿美元完成对捷豹路虎的收购,卖家同样是福特。经历第一年大幅亏损后,目前捷豹路虎已成为塔塔的“摇钱树”。2010年,捷豹路虎的盈利达到17亿美元,而今年有望超过20亿美元。
在这方面,塔塔的成功经验是,保持被收购者管理层的独立性(仅派驻两名董事),同时在研发上加大投入。塔塔中国区副总裁李符然告诉《中国企业家》,新车设计方面的改善和新产品的快速亮相让捷豹路虎充满活力。
作为后来者,吉利对沃尔沃的整合能否同样完美?沈晖认为,沃尔沃在第一阶段的平稳过渡已经赢得了更高分。在福特时代,其子品牌与福特的人事系统、财务系统都是并在一起的,捷豹路虎在与福特分离过程中,由于IT方面处理得并不成功,混乱状况持续了一两年。
巧合的是,在沃尔沃交割过程中,那家曾为捷豹路虎服务过的顾问公司也被沃尔沃请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沃尔沃避免重蹈覆辙,“我们IT系统的分割过程是很顺利的,没有影响一天的工作,没有影响一台车的制造。”沈晖说。
去年以来,对于沃尔沃能实现顺利过渡,瑞典政府和社会给予了一片赞叹之声。有传言称,瑞典政府希望李书福能把另一个陷入困境的瑞典汽车品牌萨博汽车也接过去,但李书福并未应允。
眼下,李书福确实难以旁骛。他最大的心病是如何尽快让沃尔沃在中国得到清楚的身份认定。这事关沃尔沃国产化等现实问题。按照中国目前的汽车产业政策,国外汽车品牌的国产化是通过中外合资汽车公司来实现。但沃尔沃在资本关系上是吉利旗下的子品牌,其国产是否也要在合资的框架下进行?还是独资建厂为宜?
“国外的董事会成员也会问这个问题,”沈晖无奈地说,“沃尔沃明明是中国拥有的一个豪华车品牌,为什么我们的审批搞得好像很复杂?当然这个事情,我也解释不清楚,董事长也很难解释得清楚。”
审批上遇到了麻烦,着急的不光是李书福。
作为沃尔沃两个中国工厂的所在地,成都和大庆市政府都为李书福提供了真金白银的支持,公开资料显示分别为20亿元和30亿元。今年上半年,沃尔沃大庆工厂就已做好了开工的准备,而10月中旬,在吉利成都基地旁边的空地上,沃尔沃工厂的施工也已经开始。
“李书福和沈晖确实很为难。娶了个洋媳妇,到底能不能养好,这还不好说。”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泉驿)汽车局一位不愿具名的高层苦笑说。
这与李书福在13年前的处境何其相似。彼时的他在为轿车准生证奔波于各个政府部门之间,并把政策视为吉利造车的最后一道障碍。“我认为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如果国家政策允许我们大胆自主开发,那么我们活下来的可能性是99%,如果政策不允许我们开发新产品了,那么我们活下去的可能就是1%。”李书福当时这样说。时过境迁,如今,即使在国外被视为英雄,身为民营企业家的李书福仍旧无法回避叩开政策大门的艰辛。
记者问沈晖:最坏的打算是什么?
他看起来很乐观:“我们这个项目在中国落地,我觉得中国会支持的,会批的。”他所担心的只是时间,“时间对我们影响很大,因为我们自己有一个设定的内部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到2015年,沃尔沃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要达到20万辆。其中,成都工厂要在2013年投产。
目前,中国自主品牌轿车正在经历困境,市场份额持续降低,相反豪华车市场呈现高速发展。如果沃尔沃在中国零产能的局面继续下去,只靠进口车维持局面,等待沃尔沃的只会是更加边缘化的命运。
一贯倔强的李书福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吗?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