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创业人物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服务 - 奇思妙想 - 创业圈子 - 创业论坛

创业网-中国创业门户网站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 商业模式 - 法律在线咨询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创业观察→新闻
    


行业观察:湖北油菜成尴尬的千亿产业


cye.com.cn 时间:2012-1-15 10:12:13 来源:鄂商 作者:张星 我来说两句

2011年12月在武汉举办的食博会颇具湖北特色地在10万株仿真油菜花装扮的“油菜地”里拉开了帷幕,展厅中专门设置了油菜产品展区,重点推广湖北省的双低油菜与菜籽油品牌,连傅廷栋、官春云两位专门研究油菜遗传育种的院士也来到了菜籽油加工企业展位,现场向海内外客商宣传、“推销”菜籽油。

鄂产菜籽油在食博会上高调亮相的背后,却暗伏着一整条亟待振兴的产业链。“世界油菜看中国,中国油菜看湖北”是对湖北油菜产业优势地位的生动描述。目前,湖北省的油菜种植面积近2000万亩,约占全国的1/6,年产量连续15年居全国之首,有着全国一流的油菜科研技术和顶尖人才,然而油菜的加工产值仅100多亿元,长期停留在提供初级原料的低端产业链上,缺乏全国知名的菜籽油品牌,油菜种植大省的居民竟然不吃菜籽油、不知道菜籽油的好处,令 “油菜第一大省”汗颜。

有产业,无产业链

油菜产业链依靠种植、收购、加工、销售、品牌等环节的集成配套来实现,但现阶段种植、加工没有一体化,产业链中甚至出现了“掉链子”的状况,湖北油菜产业的蛋糕一时难以做大。

湖北省是世界上油菜研究力量较强的区域之一,近年来在油菜品种培育、坂栽技术、病害防治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油菜品种的双低率保持在95%以上,双低油菜种植面积占全国的1/4。但优质不能优用的情况在油菜产业中长期存在。

食用油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科学研究证明,食用植物油主要由饱和脂肪酸(包括硬脂酸、软脂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包括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组成,其中以油酸、亚油酸营养价值最高。但传统油菜品种由于芥酸含量高达46%,不仅不利于人体对食用油营养的消化吸收,而且对心血管有一定副作用。菜籽压榨后产生的饼粕本是高品质的饲料添加剂,但由于硫甙含量高,畜禽吃了不消化。

双低油菜是菜籽油中芥酸含量低,菜籽饼中的硫甙含量低的油菜品种。双低杂交种的选育是油菜品种改良的主攻方向,目前全世界范围都把双低油菜作为一种重要产业加以开发。尽管湖北的双低油菜籽的品质大大提升,但长期都是在菜籽品种与生产技术上进行突破,工夫都下在了产业链的前端,终端市场默默无闻,导致价值链失衡。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副所长黄凤洪在接受《楚商》记者采访时说:“油菜产业链包含产前、产中、产后,要靠产后实现效益,最终反哺到产前和产中,现在制约产业链优质高效发展的瓶颈是加工利用技术的突破,特别是新型加工技术的集成与示范。”

湖北油菜加工技术水平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油菜加工企业小,散,效率低,几乎每个乡镇都有一个植物油加工厂,这些小企业加工工艺落后,生产出的产品品质差、档次低,饼粕中富含的大量可利用的高营养价值成分都被遗弃,几乎没有对菜籽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多数菜子油作为四级毛油被贱价销售,成为外省香喷喷的火锅底料,还有的被加入调和油,帮助其他省市品牌食用油打天下,优质油菜籽在品质方面的优势丧失殆尽。

中国粮油五十强企业之一的湖北奥星粮油工业集团董事长梁红星对湖北菜籽油品牌遇到的困境深有感触:“没有品牌,菜籽油的价值得不到宣传,也无法促进消费,自然大多数企业就不愿意做菜籽油品牌,所以收购价格抬不起来,附加值也低,造成恶性循环。”

除了加工为食用油,油菜籽每年还产生700多万吨的饼粕可用作饲料,现在的饲料中对饲料蛋白的需求激增,而由于传统的油菜品种硫苷含量高达100~150微克分子/克(饼),其酶解的产物对家畜、家禽有毒害作用,过去一般把油菜饼粕作肥料,浪费了宝贵的蛋白质资源,对饼粕的深加工增值潜力的发掘远远不够。

被蚕食的市场

“油菜产业链包含产前、产中、产后,要靠产后实现效益,最终反哺到产前和产中,现在制约产业链优质高效发展的瓶颈是加工利用技术的突破,特别是新型加工技术的集成与示范。”

一方面,湖北的油菜加工企业多而规模小,通过做初级加工直接将菜籽油卖给外省的食用油企业,虽然利润低,可做一天的生意赚一天的钱,一直停留在低端的原料供应链上,白白为各种调和油做了嫁衣裳。

“品牌培育是一个过程,要3-5年的积累才能培养出消费群体,前期做品牌是要亏损的,大多数中小型企业都等不及也耗不起。”梁红星接受《楚商》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和大型民企并不是不知道菜籽油的好处,但仍向国外大量采购价格便宜的转基因大豆油、棕榈油这些外国人都不吃的油类,把国外进口食用油做成主打产品,兜售“概念”,以获得高额利润。国内想做菜籽油的企业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与大型企业竞争,力不从心,造成了中国最大的食用油品种——菜籽油至今没有全国性的大品牌。

此外,由于油菜的种植机械化程度不高,劳动强度大,产量低,导致菜籽油的成本比其他油都要贵。而之前国家制定的产业标准也不规范,做调和油的企业可以把棕榈油、棉籽油、鱼油等油脂进行勾兑,给最坏的油起一个最好、最新颖的名字再大肆宣传,消费者就会购买,企业也能获得丰厚利润,而纯菜籽油只要掺加了任何其他油脂就会立刻查出来,利润很低。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热点
·相关工具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
   

 
热点汇总
   
创业项目 创业计划书 大学生创业 创业好项目 创业故事 商机
创业板 大学生创业贷款 创业指南 小本创业 创业板行情 创业网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 网上赚钱 怎么赚钱 做什么小生意最赚钱
染衣加盟 服装加盟 餐饮加盟 商业计划书 商业模式 品牌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