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创业人物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服务 - 奇思妙想 - 创业圈子 - 创业论坛

创业网-中国创业门户网站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 商业模式 - 法律在线咨询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创业观察→新闻
    


中国茶叶如何走出有品类无品牌困局


cye.com.cn 时间:2012-2-17 9:25:11 来源:销售与市场 作者: 我来说两句

中国以茶闻名,早在4000多年以前就发明了茶。一个中国的茶品牌在全球市场上最好的战略就是“中国第一的茶品牌”。

为什么会有效?全球的消费者对中国与茶的认知联系就如同对美国和可乐、法国和香槟、德国和啤酒的认知联系。意大利以意大利面闻名,意大利第一的意面品牌是Barilla。数年前,Barilla以一个简单的战略进入了美国市场:“意大利的第一意面品牌”。如今,Barilla依然是美国市场上意面的第一品牌。

此外,因为我们十几年来一直为美国最大的茶叶品牌“茶叶共和国”提供战略咨询,因此,对美国茶叶市场比较了解:要进入美国这样的市场,中国企业有很多渠道上的障碍要克服。

对大多数中国的茶企业来说,最好的战略是,先从中国做起,然后再进入全球其他市场。

《销售与市场》:“上市”能帮助中国茶企成为强大品牌吗?

劳拉·里斯:在某些方面,会有帮助。举个例子,一个上市公司比没有上市的公司更容易制造公关。同时,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出售股票或债券来融资建立品牌。但是也有负面影响。比如,上市公司必须披露其主导中国茶叶市场的战略,这可能会引发竞争对手开始它们自己的品牌建设活动。

总的来说,我们会建议公司在品牌建设活动被竞争对手注意到之前都不要上市。品牌都是缓慢起步的,要打造一个强大的品牌需要很长的时间。比如,红牛花了9年时间才突破1亿美元的销售额,微软花了10年时间才突破1亿美元销售额。

对中国茶企而言,或许推出一个红茶品牌是更好的战略,不是围绕某个特定的产地建立一个红茶品牌,而是推出一个“混合型”的红茶品牌。

中国茶品牌在全球市场上最好的战略就是“中国第一的茶品牌”,而对大多数中国茶企来说,最好的战略是先从中国做起,然后再进入全球市场。

里斯伙伴(中国)营销战略咨询公司的本土化观点:

中国茶企创建茶叶品牌的三大瓶颈

多年以来,里斯先生不止一次地对我们强调:“茶叶是中国企业最有希望建立全球品牌的品类,茶就是中国人自己的可乐。”同时,他也提出疑问:“我不明白为何中国没有产生强大的茶品牌?”带着这样的疑问,在最近的几年里,我们与多家国内的茶叶企业进行了接触,我们逐渐发现,以下三个方面是中国茶叶企业创建品牌的瓶颈。

专家做茶的局限

中国的茶企,大多由“懂茶”的专家经营,最终的结果是:一方面,茶叶专家们喜欢复杂,根据时节、工艺、火候、原料的不同,生产各种各样不同风格、不同口味、不同价格档次的产品;另一方面,消费者面对各种各样的茶叶产品无所适从,无从下手。品牌最重要的作用就在于简化选择。比如,想要买高档白酒,就选择茅台,至于茅台的工艺如何传奇、口感特点如何,只有少数行业专家留意。专家做茶的结果,正是把消费者搞成了专家

事实上,在我们接触的大部分茶企中,几乎所有的茶叶专家都对立顿的做茶方法不屑一顾。从产品层面来看立顿或许并非好茶,但在品牌层面立顿无疑是成功的。根据我们的观察,目前国内经营势头较好的品牌,恰恰大多是茶叶行业的“外行”所经营的企业,例如普洱茶中的大益。

在外行中,龙润则是另外一个极端。龙润的口号是“用做药的经验来做茶”,同时推出体验馆、茶饮店、瓶装饮料、泡腾片等数十种产品,这种做法显然无胜算可言。如果龙润真的用做药的经验来做茶,那么,它应该想想自己是如何把“排毒养颜胶囊”做成全国单品销量第一的。

要想吃鱼,就要学会像鱼一样思考,合理的做法应该是:思考品牌和战略,从消费者的角度,由茶叶专家来负责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重品类而轻品牌的后果

中国茶叶企业的最大特征就是小而分散,7万多家茶叶企业,没有一家企业的市场份额超过1%,品牌知名度普遍较低。另一方面,由于时间的积累,一些历史名茶品类已经形成了较高的知名度,例如铁观音、龙井、碧螺春等。

这种落差导致茶叶企业普遍倾向于宣传品类,以品类吸引消费者,而弱化甚至忽视品牌的宣传。在每一个茶叶市场、茶叶店和茶叶包装上,最为突出的都是“大红袍”、“龙井”等品类名。如此做法,在短期可以吸引消费者、促成销售,但从长期来看,无疑会加大品类和品牌知名度之间的差距,形成恶性循环。

当其他普洱茶品牌还在宣传、炒作“正山”、“班章老树”等概念的时候,大益普洱几乎是国内最早有意识来凸显品牌的茶企,目前大益已经成为该品类的代表品牌,遥遥领先于其他普洱茶企业。

渠道模式的弊病


国内茶企大多采用专卖店模式起步,中高端品牌尤其如此,专卖店的做法似乎已成为行业共识和惯例。专卖店渠道模式的结果,就是带来产品线、产品品类的不断扩张,最终沦为渠道品牌。

以天福为例,天福以铁观音起步,由于采用专卖店模式,受专卖店单店赢利压力影响,不断扩张产品线和产品品类,除经营中高低档铁观音,还经营茶具、茶点、大红袍、普洱等各个品类,最后彻底成为渠道品牌。八马、华祥苑等品牌的路径也大多如此。

实际上,虽然茅台等白酒品牌也有专卖店,但茅台的专卖店并非其核心渠道,尤其在起步阶段。即使在今天,茅台的专卖店也更多起到宣传、展示、配合打假等功能。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2页  1  2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热点
·相关工具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
   

 
热点汇总
   
创业项目 创业计划书 大学生创业 创业好项目 创业故事 商机
创业板 大学生创业贷款 创业指南 小本创业 创业板行情 创业网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 网上赚钱 怎么赚钱 做什么小生意最赚钱
染衣加盟 服装加盟 餐饮加盟 商业计划书 商业模式 品牌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