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和技术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CIO也正面临着众多技术力量所带来的压力,例如计算能力和容量过剩以及消费者、员工甚至CEO不断攀升的技术期望。
技术对业务成功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即将发生的技术变革将对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改变:消费者与企业级应用技术之间的界限进一步淡化,内部和外部技术的融合将提速业务流程并更快地实现更好的绩效。新技术和新架构所具有的高度灵活性,迫使我们重新思考IT技术应用的方式,促进企业组织推进创新。
在《埃森哲2012年技术展望》报告中,埃森哲发布了6大主要技术发展趋势:基于情境的服务、融合型数据架构、产业化数据服务、社交驱动IT、平台即服务创造的灵活性、统筹分析型安全。报告在揭示这些新兴技术趋势的同时,还预测了这些技术将会对商业产生的重大影响。报告同时建议CIO必须立即采取行动,与业务部门携手并肩,带领所在企业安全度过技术变革。
基于情境的服务
情境——地理位置和活动记录催生新一轮数字服务。
抛开广为讨论的物联网,新的数据源与快速收集并分析数据的支持技术结合,将为用户提供新的洞察力,使用户无论在网络还是现实生活中都能感受到更高价值的浸入式体验。
现在,消费者不满足于仅仅了解最近的星巴克或加油站位置等提醒服务,因为这些服务不“懂”客户的真正需求,它们不了解客户知道这些信息后会做什么。什么样的服务才能够吸引用户?显然是能够提供现实世界实时信号以及地理位置、在线活动、社交媒体并支持众多其他类型情境的综合服务。
情境可以让企业组织关注重心从分析能力(例如商务旅行者在选择汽车租赁公司时看中便捷的沟通)转移到可执行的分析结果(规范化的汽车租赁过程,可以帮助老顾客省去排队的麻烦,从而提升顾客忠诚度),到即时即地分析能力(例如汽车租赁公司自动探测到车辆发生意外后主动提供必要的应急服务,并为客户指派替换车辆,从而赢得客户的长期忠诚)。报告指出,“意识到情境联系重要性的CIO和其他IT高管能够增强自身及所在企业组织的战略意识,从而迅速提升分析能力,确保优于对手的竞争力。”
融合型数据架构
无关“大数据”之“大”——数据架构必须解决新旧数据的整合问题。
传统数据方式得以保留的原因在于IT高管认为结构化数据格式的可控性较高。然而,新的非结构化数据管理方式可以提供一种全新的控制管理概念——将数据转变成新的价值来源。混合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并成功构建平衡的数据架构,这是挖掘数据隐含价值的关键。
遗憾的是,众多CIO都以数据“持有者”自居,而非管理者。着眼长期发展,CIO必须考虑重新构建其企业组织。大多数企业需要从构建更强的数据架构技能开始。CIO同样需要考虑CYE技能再造的问题。如果IT团队只有关系数据库方面的专家(“榔头”),他们看见的也只有结构型数据(“钉子”)。CIO需要扮演乐队指挥的角色,熟练管理离散数据源和不同数据形式,协调各类新的业务机会。
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正在快速融合。报告指出:“数据架构的重新平衡是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将随着IT部门使用连接技术淘汰应用程序以及在云和移动设备中重新构建平台的进程而逐步实现。面向客户的业务流程等领域可望获得最大收益,从而推动重新平衡的进程。”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