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电视广告更惨的是,你没法保证你花了钱大家就一定会看—这是社交网络与电视广告时代最大的不同,大猩猩有可能碰巧做出了一个小热门。但要得到持续的高关注是千金难换的,也许你再做N个大老虎篇、大狮子篇也不顶用,而精益求精的视频制作费用是没有上限的。此外,你需要有个社交网络运营团队24小时地发内容,以及聆听和回复粉丝,如果还要开展一些线上或线下的吸粉活动,专业公关公司通常的报价是每月5万。
比起电视广告来说,新媒体营销无疑更有效、更精准,但要兼具便宜和省力是不可能的。正如北京电通本部长小岛哲郎所说:“这是一个让营销者更加疲惫(tiring)的时代”,再也没有“一本万利”的广告投放渠道。
再也堆不出的销售量
其实只要市场容量够大,广告打响之后产品够好卖,宝洁的问题也不是问题。薄利多销一向是快消行业的策略,然而第二个问题问的就是销售量。十年前甚至五年前,宝洁也许可以用20%的产品(甚至只用飘柔洗发水这一款产品)虏获80%消费者的心,但今后这个数字或许会倒过来。以洗发水为例,利基市场有几千家小店在售卖各种海外代购、自制手工皂或更神奇的东西(还出现了不用水洗的“洗发泡沫”),二三线市场有国产品牌,宝洁最大的竞争对手某英国品牌在中低端市场与之针锋相对,高端市场又出现了来自法国和日本的洗发水品牌,后者不止利润率更高,销售量也增长迅猛。
日化市场一家独大的格局将慢慢被细分市场所取代,这个趋势在一线城市尤其明显,在国外则是很早以前就开始发生的事。在日本,对产品的不断细分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你会在那里看到针对白头发、75%白头发或50%白头发的染发产品,很难以一款产品打遍天下,成为“万人迷”产品的概率会降低,广袤的消费群会分布在长尾市场。
大众营销和大众消费品举案齐眉的春天已经过去。电视广告的黄金时代一去不返了,一掷千金的营销费用再也堆不出当年的销售奇迹。需要多大的销售量才能平摊动辄千万的广告费用,这是很容易计算出来的。宝洁公司在过去两年的广告开支增长了23.9%,同期销售额仅增长了7.6%,明知分母在减小,作为分子的广告费用还在水涨船高,麦总怎么能不担心呢?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