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森马等快时尚品牌已开始将网络作为解决消除库存的渠道之一。此外,博士蛙等童装品牌也在积极考虑,通过网络解决库存的问题。
目前,在淘宝平台上比较知名的服装企业如绿盒子、韩都医舍等品牌,都正成为消化线下库存的合作对象。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为了去除库存,很多线下的服装品牌在与这些线上品牌联系,希望对方能够代为推广和管理该品牌网店。”
绿盒子上海绿盒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线下营运中心总监袁锋向记者承认:“已经有多家快时尚品牌找到我们,用我们的模式去发展他们的网店,使网店与线下销售相配合。”
据了解,上述快时尚品牌希望能够打造一种被称为“三网合一”的销售模式,即将“线上互联网”、“线下传统实体店渠道网络”与“手机移动网络”三网合一进行销售。
袁锋表示:“对于很多线下品牌而言,建立网络销售的体系不仅仅是资金问题。其核心的问题是线上和线下价格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已经成熟的经销商和代理商会坚决抵制品牌商这样做。”
“和我们谈合作的一些品牌,希望我们的团队能够帮助他们在网络上创新销售库存的体系。”据了解,其主要的模式,是参加比如淘宝“聚划算”等活动,在短期内实现集中大量成交。
绿盒子在去年的淘宝双十一促销中,成为首个销量突破2500万元的商家。“这样的快速销售模式,对有库存压力的品牌商吸引力很大。”袁锋表示。
但是,“要想在网络上成就销量,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不断有新的款式出来,吸引消费者持续购买。在这方面,绿盒子的复购率达到60%。”袁锋表示,仅靠库存来建立高品质的网店,难度是非常大的。
办法二:批发渠道清理库存
“中国现在有4亿件库存衬衫。”恒源祥董事长刘瑞琪曾经表示,强大的库存造成了销售的价格优势。
义乌一家商贸公司经理李建太最近淘到一批“宝贝”——500个皮包,每个皮包只卖20元。李建太盘算着,把这些皮包卖往美国,利润可以翻番。
李建太从2003年开始在中国淘库存,然后把这些产品以卖给美国的客户,最终送到美国的“99美分店”进行零售。
由于产品的终端价格低,所以李建太必须要找到价格更为低廉的中国产品,而库存货品恰好满足了美国客户对产品价廉质优的要求。
李建太平时便在浙江的各个加工工厂内奔波,但是他并不会下订单,因为在他的算盘中。“订单的价格高,是尾货的2到3倍的价格,而且产品生产周期长,这并不符合客户的要求。”于是,去各个工厂淘尾货成了李建太目前主要的工作内容。
按照自己的经验,李建太把尾货分为下列几种:
第一种是品牌产品尾货。这种尾货是产品质量最好,当然价格也较高的尾货产品。“比如一件名牌运动服装,在商场里可能卖到上千元,但是在尾货市场里只有200元。这些产品的原料和辅料都和真正的商场产品一模一样,连标签都一样。这些产品多是做品牌代加工的工厂用多余原料生产出来的,产品的质量很有保障,但是产品的销售渠道很有限。”
第二种是外贸尾货。这些产品原本是为出口计划生产的,但是由于产品存在问题而转为内销。比如,原计划出口的文化衫上,英文字母印错了而无法出口,“这样产品价格比较低,销路也比较好。”
第三种是残次品。“这些产品多数只是有一些小问题,进行一下修复,即可上市。”
据了解,几乎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库存销售下线,在将一些产品“剪标”后,这个下游批发商就会自己找上门来“看货”,拿样品。
据了解,卖尾货的工厂,产品可能达到数百件、上千件,而通常只有在一次性购买全部产品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获得低价。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