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伦敦300多年来规模最大的庆典仪式,成为各种政治和商业力量借用的推广平台。这当中有君宪制的存废之争,有4.24亿英镑的消费品生意,以及中国苏绣的文化营销。
600万人参与的街头派对、泰晤士河千帆巡游、白金汉宫盛大音乐会、4000多座灯塔点燃仪式轮番登场,压轴戏是6月5日在圣保罗大教堂举行的感恩仪式和皇家马车巡游——英国人要用长达4天的公众假期搞足节庆活动,把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钻禧庆典掀至最高潮。
万事俱备,只欠天公作美。
6月3日下午,阴雨连绵,仍有120万民众站满泰晤士河两岸,迎候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艘船只簇拥着女王乘坐的“查特韦尔精神号”,在泰晤士河上巡游而过。
这是伦敦300多年来规模最大的庆典活动。千船巡游的时间原定周日下午2点半开始,但数千民众从清晨起就在泰晤士河畔排队等候。
伦敦市长约翰逊当时就在船上几个皇室成员身旁,他说,他们被河岸两边人群的数量之巨惊呆了。“这是我有生之年从未见过的景象。”他感慨道。
平均每人消费83英镑
英国政府铆足了劲,鼓励民众举办街头派对等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为了体现“与民同乐”,6月4日白金汉宫音乐会的1万张演出门票通过公众报名抽签形式免费派发。
钻禧庆典组委会称,为了举行周日街头庆典,英格兰和威尔士共收到9500条街道封路申请书;位于伦敦的桑坦德保险调查显示,约12%英国人计划在钻禧庆典期间搞家庭庆祝聚会,平均每人花费83英镑,相当于全国在此期间的食品、饮料和装饰消费达到4.24亿英镑。在此期间,市场上各类以女王钻禧庆典为主题的纪念品也大行其道。
这场世纪庆典成为各种政治和商业力量达到各自目的的平台。政府寄望以王室庆祝活动开启一个持续至夏季伦敦奥运会的“欢乐祥和”的氛围,在当前经济陷入衰退的境况下振奋民心;在民众不满日增、苏格兰闹独立的背景下增强国家凝聚力。商家则希望借庆典拉动消费、带动旅游、品牌营销;媒体也欲借大事件吸引眼球、提升广告收益。诸多力量推动下,一场皇室庆典被演绎成万众期待的盛宴。
1952年即位的伊丽莎白二世是英国历史上第二位庆祝在位60周年的君主,如果到2015年9月9日她还在位,就将超越其曾曾祖母维多利亚女王,成为英国史上在位时间最久的君主。
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女王是国家的象征性元首,其权力包括批准内阁、签署法案、接受各国使节呈递国书、颁发勋章、代表英国访问世界各地等。
在位这些年,女王见证了11名首相上台下台,现任首相卡梅伦是她在位期间的第12位首相。虽然当年戴妃之死曾导致英王室声望大跌,女王在位期间王室开销和子女的婚姻变故也曾被媒体穷追不放,但这些没有妨碍她仍然在相当多英国人心中扮演精神领袖的角色,在普通英国人眼里,女王甚至比那些政客更能理解民间疾苦。
“我曾认为女王代表的是英国政治的虚伪,如今我意识到皇室是超越政治的,是社会的基石。”著名服装设计师维维安?韦斯特伍德说。
然而对女王未来去世后英国能否延续君主制的疑问也一直不断,特别是当王室要保持影响力越来越取决于君主本人个人魅力的情况下。
“从理性角度看,君主制已经不合时宜,”反对君主制的英国人权活动家彼得?塔歇尔说,“一个非民选的国家元首,即使是像女王这样受民众喜爱的,也不符合民主和现代。如果我们不喜欢我们的国家元首,我们应该可以选出一个新的。女王可以参选,如果她赢了,我会接受结果。重要的是让人民决定。”
不过,跟塔歇尔持类似观点的英国人仍然无法占据主流话语权,周日当天,在伦敦塔桥下聚集主张废除君主制的抗议人群只有区区百余人,与参加庆祝的百万人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