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绣的新舞台
利用女王庆典这一平台达到推广目的的,并非只有英国人。
钻禧庆典期间,有数万海外游客专程前往伦敦,期望一睹女王和王室风采。姚建萍一家四口是其中之一,她们于6月4日中午从上海浦东飞往伦敦。
不过,姚一家不是普通游客,她的行李箱中包括一份给英国女王的特殊礼物。
姚建萍是一位中国苏绣艺术家。她说,“借这个机会,我把自己呕心沥血创作的《英国女王》刺绣作品送给女王本人,是想以中国艺术家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女王的尊重。”
姚建萍创作的Cye《英国女王》是根据摄影作品为素材,借鉴绘画透视的原理,千针万线,历时一年零两个月才完成。据她介绍,因为要把人物的特征、性格乃至神采绣出来,人物肖像是苏绣里面最难的技艺。
为了表现女王面容的细微变化,姚建萍用了1000多种色线,有时候需要将一根丝线劈成64根,丝丝入扣,把摄影中微妙的光线变化用丰富的过渡丝线巧妙结合,使得绣像既有光质感又有层次感,细致再现女王端重和蔼、雍荣华贵的形象。
姚建萍一直希望能找到一个特殊的渠道,帮助提升苏绣艺术的国际影响力。她想到过自己的获奖作品《英国女王》人物绣像或许可借女王登基庆典之际作为一份特别的礼物送给女王本人,却又苦无门路。
去年6月18日,姚建萍偶遇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后者当时恰好去上海美术馆参观姚建萍的首个个人苏绣作品展览,对苏绣艺术之精湛赞叹不已,听闻姚的想法,他答应提供帮助。
马蔚华随即以个人名义致信英国王室,详述了姚建萍的设想,英国王室方面看过该作品的照片、听了对苏绣的介绍,非常感兴趣,很快同意接受。
于是姚建萍全家人被邀请6月7日前往白金汉宫,女王次子安德鲁王子届时将代表女王接受这份珍贵的礼物,收藏入白金汉宫。
“苏绣艺术精品可以跟西方油画相媲美,区别只是前者使用针和丝线,后者是用笔和油彩,”姚建萍说,“我一直有个强烈的想法——苏绣这种民族艺术瑰宝应该走出国门,在艺术的世界级殿堂得到展示,而一个现实是苏绣作品与书画等其它艺术门类相比,还缺乏成熟的商业通道和推广体系。”
而英国王室素以收藏艺术品之精湛和广博闻名于世,女王本人即是大收藏家,《英国女王》能够入藏白金汉宫,在姚建萍看来,这将有利于苏绣这一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艺术瑰宝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传播。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