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电器和苏宁电器,这两家企业几乎是中国家电连锁企业的代名词。北京中怡康时代市场研究有限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家电市场零售总额为12085亿元;综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1年“中国连锁业百强”数据以及国美电器、苏宁电器2011年年报数据,两家国内主要家电零售品牌占中国家电市场零售总额份额的约18%。这两家企业在营业收入、净利润水平两个核心数据上的双向疲软,或可代表中国家电专卖店行业好时代的结束。
实际上,以国美电器、苏宁电器为代表的、以线下联锁店形式为主的传统家电专门企业,一直都遭遇着包括场地、人力资源成本上升的挤压。家电零售行业的普遍情况是,租金一般每两年或三年就会递增一次。据全国消费电子渠道商联盟依据上市公司资料的统计,国美地租售比(租金占营收的比例)2006年为3.52%,但到2011年则已经到了4.38%;苏宁的相关数据则分别为2.72%和3.91%。而2011年国美的人工费用占比为2.94%,苏宁为3.88%。
但这在电子商务模式未壮大之前,并未给苏宁、国美带来大的冲击。电子商务零售家电打破了传统门店沿用20余年的价格机制,以及相应的商品管理方法。
这首先体现在互联网提供了信息透明度和便利性,消费者不用再一个门店一个门店地比价,只需要动一动鼠标就可以完成价格的比较行为,而大部分中国消费者依然是价格敏感型的。
其次消费者群体还没有建立起对某个品牌的忠诚度。以中国最大的独立电子商务品牌京东商城为例,根据互联网市场信息提供商易观智库EnfoDesk的数据,京东商城在2012年第二季度整个电子商务市场988.4亿元的交易总额中,占比15.5%。这个数据似乎可使得京东商城掌握市场的主动权,”低价“依然是京东商城的杀手锏,7月16日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就宣布开打新一轮价格战。
这使得零售商只有把价格做到最低才能吸引到消费者,也引发了线下家电零售门店的重大危机:与电子商务零售商相比,他们还要背负场地、展示、人员以及各个门店运营的成本。但国美们对电商的布局,不仅仅只是为了应对竞争。电商是一个更广域的消费概念,它可以将触角伸向家电专卖店无力扩充的三四线市场。
在瓜分完国内一二线市场、部分三线市场后,无论国美还是苏宁的开店速度都在放缓。以苏宁为例,2012年上半年其在大陆地区新进地级市8个,新开连锁店79家,置换或关闭连锁店74家;在香港地区置换或关闭连锁店2家;在日本市场新开店1家,净增门店数仅8家。而其2011年上半年的数据,则是新进地级以上城市10个,新开连锁店152家,置换或关闭连锁店12家,净增加连锁店140家。
相反它们开始大举投入电子商务。2012年上半年,苏宁电器备受瞩目的线上业务苏宁易购实现高速增长,销售收入达59亿元(含虚拟产品销售),较去年同期增长近130%。刚刚成立满一年的国美电器网上商城,今年上半年也实现了10亿元的销售收入。
但加码电商,使得由零售结合电商的国美、苏宁们在漫长的投入过程中不得不面对“左右手互博”的问题。电商模式在找到盈利模式前还需要持续地增加投入,他们还需要传统门店贡献利润;但后者已进入下行渠道,营收和净利润率都在往下走。如何一边努力维持线下业务的发展,又持续加大对电商地投入?
对上半年财报业绩下滑,苏宁解释说企业在“加快推动转型”、搭建新的业务架构是其中重要原因。根据其公开的目标,苏宁的网上商城易购今年将冲击200亿元-300亿元的销售目标。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