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滥用的推送
推送⇔信息过载?
微信的信息传达方式通过实时推送来完成,推送不会让用户遗漏任何信息。然而,所有事情都有一个度,一旦推送被滥用,相对传统互联网环境下的推送或软件弹窗对用户的影响来说,会更为严重:
1:无法逃避的困扰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对手机的依赖远远大于电脑,电脑不是时时刻刻开着,而手机每天伴随用户的时间平均超过10小时,手机成为用户联络外界的主要通道,所以,当所有的推送都集中在手机展现的时候,带来的干扰多余信息的传递,并且无法避免。
2:额外流量费用
对于传统互联网用户来说,无须为流量多花钱,而对于多以流量计费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来说,推送要耗费大量的流量,并且多数情况是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所以,对用户的影响不只是心情上,还会带来大量额外的费用。
前车之鉴
推送是把双刃剑,推送用得好可以让信息有效传播,如果用的差,那就会招致用户反感甚至卸载,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不久前新浪微博的新浪微博奥运版。
在新浪微博的奥运版及后续版本上,默认加了很多机制上无法关闭的推送:

这是让最让用户难以接受的,偶尔的信息推送能有效的传达信息,但是无休无止的推送就是扰民了。由于北京与伦敦之间存在8个小时的时差,大部分的奥运比赛都是在夜里和凌晨进行,而新浪微博默认很“贴心”的为用户开通了“奥运早晚报”和“金牌快报”的提醒功能,中国队每次夺金时微博都会积极的给你推送消息,请注意,这是多数用户都在熟睡的半夜,其扰民程度可想而知。最后很多用户弃用官方我微博客户端,转向了第三方微博客户端。

微信:垃圾短信的阴影之外
回到微信的推送机制,由于微信的推送是实时的,并且以点对点的传播方式进行推送,所以在微信官方无法管控公共平台信息的推送时间的情况下,微信公共平台的消息跟普通的用户之间的消息推送呈现方式并无差别。当推送提示响起时,用户无法判断是来源于好友的信息还是来源于公共账号所推送的内容,这很容易对用户造成信息过载,微信原本承担的只是社交属性里的沟通工具,现在却变成一个不需要的通知中心,这对用户来说的极其不好的体验。而当有一天用户被推送扰到忍无可忍的时候,那估计这个应用的生命周期也快要完结了。
任何以牺牲用户体验为代价的手段和功能都会被淘汰,用户体验才是永恒不变的需求。
想到曾经很流行的垃圾短信(现在依然流行),当手机应用越来越广泛的时候,随之而来的垃圾收费骚扰短信也数不胜数,垃圾短信无处不在,已经成了忍无可忍的毒瘤,极客公园曾经也写过关于垃圾短信的文章《防通讯骚扰的云计算》,是从软件本身结合云端服务来打击垃圾短信,但是现状是垃圾短信依然无孔不入并依旧被用户所诟病。如果微信公共平台被滥用,那不排除最终会被当做垃圾信息的来源而惨遭卸载的命运。
当然,腾讯也不是不知道推送机制的缺陷,已经有证据表明微信的推送机制已经在测试公共账号推送的消息不进行打扰或有效提示,只提示个人用户接收到的消息,如果此事属实,那也能从侧面证明微信已经意识到推送机制可能给用户带来的困扰,并想办法将微信公共账号推送对用户带来的打扰降到最小。
微信营销,看起来很美,但路还长。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