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黑鸭的荫庇下
家族争产、豪门内讧的戏码每天都在肥皂剧和现实商场中不倦上演,这让不做生意的人们都知道了:“生意”二字,常常足够淡化甚至离间血脉亲缘。
另立门户、谋求做大的哥哥周长江居然能和已成规模、地位难撼的弟弟周鹏和谐相对,同城的一“鸿”一“黑”,众目睽睽之下就显得尤为话题十足。作为本地著名的商业八卦之一,周氏兄弟“阋于墙”的传闻,燃了又灭,灭了又燃。每次当业界各种猜测甚嚣尘上的时候,两个人总是能够心照不宣地向媒体重申兄弟情分。事实上,在当时当地,确实没有证据表明这对同甘共苦过的兄弟之间存在任何龃龉。
这意味着,假如有情绪,也是暗涌,不足为外人道。
然而,在此前媒体关于周氏兄弟的报道中充满了细节的吊诡供人推敲:
刊登于2010年7月21日《长江商报》名为《10家“周黑鸭”惊变“周鸿鸭”》的报道中,周鸿鸭方面人士曾向记者称,周鸿鸭老板周长江是周黑鸭老板周鹏的哥哥,“所以两家店其实就是一家人开的。”而周黑鸭方面,副总经理郝立晓则在该篇报道中强调“周鸿鸭与周黑鸭没有任何关系”,“是两家公司”。
当年7月23日,《长江日报》刊登《“周黑鸭”一夜变脸“周鸿鸭”,商标侵权PK兄弟情分》:“当周鸿鸭招牌一打出,周富裕(周鹏)说他也感到惊讶,‘哥哥的确有侵权嫌疑。’”、“不过他表示,不会追究大哥的侵权责任。”
仅隔一天后的7月24日,《长江日报》再刊报道——《周长江:“周鸿鸭”是弟弟帮忙取的名》,周富裕便由23日的不知情、对“周鸿鸭”的诞生“感到惊讶”,变成了周鸿鸭这一新品牌名称的提议者:“‘周鸿鸭’招牌挂出前,周富裕还为哥哥出主意,让其将‘黑’字改成‘鸿’字,试运行一段时间。”该报道还强调,周鸿鸭“厂房装修用的数十万元经费都是弟弟给的。”“公司创建之初,周长江人手不够,周富裕得知后,让其从“周黑鸭”带走了40名员工,这使得周鸿鸭能在短时间内横空出世。”
2012年8月,《知音励志》杂志在一篇周长江的报道——《这个打不垮的初中生成了千万富翁》中,关于“周鸿鸭”名字来历的故事又出现了一个新版本:“武汉大学知名教授……再次支招……既然红黑不分家,你们不如再搞一个周红鸭吧”、“周长江欲奠定鸿图大业,于是顾名思义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周鸿鸭’”……
这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细节竟也有诸多演义。到底哪个是真的?
周长江坐在记者对面,咧嘴笑着听完了质疑,笑得有些尴尬。
“周鸿鸭这个名字是我自己取的。”周长江思忖良久,终于坦陈:“兄弟没有给过我钱,也并没有给我派过工人。当初之所以那么说,是不想让外面觉得我们有矛盾。说得好一些,毕竟家里的事归家里的事,生意归生意。”
这个没编圆满的、漏洞百出的故事,竟是一个善意之谎?
如今,坐下来谈论兄弟之隙,对周长江来说还是一件有难度的事。
周黑鸭的招牌LOGO上,一个卡通小男孩,永远一副口水嗒嗒的样子。周鸿鸭的店招上,一只黄色小鸭子也倒是俏皮可爱。进了周鸿鸭的门店,如果发出“咦,怎么是周红鸭,不是周黑鸭吗?”的疑问,店员一般会说,这是周黑鸭老板的哥哥开的,是一家的。
尽管周长江使用了周鸿鸭这样一个和周黑鸭极尽相似的品牌名称,尽管周鸿鸭的店铺形象与过去的周黑鸭十分接近,尽管周长江表示周鸿鸭的配方工艺与周黑鸭毫无区别……但说起弟弟周鹏和周黑鸭,周长江还是试图表现得事不关己。“我做我的,他做他的。”他又说了一遍。
周鸿鸭是不是真想撇清这层根本无法撇清的关系,无从揣测。毕竟业内甚至有人觉得周长江就是意在“傍名牌”。
但周黑鸭是真的想撇清。
“周长江”这个名字刚刚出口,周黑鸭副总郝立晓立刻像条件反射般出声打断记者:“我们不讨论这个话题。”
“可是,据说周长江的产品和你们的配方一样,他们现在要大力发展加盟店……”“我说了,我不讨论这个话题。”郝立晓又强调了一遍,没有解释“不讨论”的缘由。
问及公司的其他问题,郝立晓都愿意回答,但“周长江”和“周鸿鸭”这两个名词,是不能触碰的禁区。
郝立晓专门负责公司一切对外宣传事宜,作为一个成熟规范谋求上市的公司,“周黑鸭”统一一切对外口径。也就是说,所有的传闻,都只能从这位副总口中得以求证,连周鹏本人都绝少发言。
郝立晓不讨论。那传闻就只能是传闻,说法也只能是周长江单方面的说法。
据一位和周氏家族有接触的业内人士透露,周家二兄弟之间的矛盾并非捕风捉影。
“2010年之前,周长江的店子一直打着周黑鸭的牌子经营。周鹏按零售价的八折给哥哥供货,后来因为周鹏厂子产量跟不上开店的速度,给周长江店里的供货越来越不及时,周长江的店子排队拿货总是等在最后,耽误了生意。这是导致周长江出来单干的直接因素。”这位知情人士称。
“当然,这其中还有其他利益上的纠葛,行事上的分歧,甚至据说还有妯娌之间的因素。但是具体的因素,外人就看不清了。”
中国人讲究“君子绝交,不出恶声”,对待亲族内部矛盾尤其如此。
周家这两兄弟都很客气,礼貌周全。但周鹏的客气带了点儿斩钉截铁的意思,而周长江则给人一种“可以通融”的期待。
而这边厢,体量小很多的周长江的府邸则容易接近得多。艰难创业的故事也愿意向来人娓娓道来。更有工作人员把记者只当闲聊对象,没有戒备,碎碎念一些日常听到的兄弟故事。
“我也从没想过跟兄弟比,想超过他,想也是白想。”目前,周鸿鸭仍是周长江一人独资,并没有引入外来资本,他羡慕弟弟周鹏有专业团队辅助其运营发展,但暂时也没有引进外人协助其管理周鸿鸭。
周长江觉得,有兄弟在,自己的产品哪怕口味品质都不输周黑鸭,也只是夹缝中求生存,在中国卤制品市场这块大蛋糕上,分得一点边角料。
在周鸿鸭招牌挂出之初,周鹏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这几日,周鸿鸭新品牌的创立,对周黑鸭品牌是有一定影响,但相信品牌靠过硬的产品支撑”。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