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专项基金资金流向何方?不可置否的是,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资本助力,但资本却不能从根本完全解决产业发展所遇难题。当各路资本蜂拥进入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之时,力图借助政策东风掘金的同时,是否真正了解产业的现状及未来?面对这一长久“特殊”保护的产业,有哪些细分行业是真正可以面向任何性质资本开放的?尺度多大?继影视制作与发行投资热之后,我们建议,目前,资本可以重点关注三大细分行业:
首先,数字出版及传统出版转制过程中产生的机会。也许,我们依然会看到,数字出版“离钱”比较远,真正赚钱的企业不多,但是数字出版是出版业发展的大方向,不可逆。我们预计,短期内,与儿童及教育相关的数字出版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值得深度关注。另外,对于一些具有特殊资源的文化产业专项基金而言,传统出版社转制及上市孕育巨大金矿。
其次,演出相关细分市场。随着中国城市居民消费升级速度的不断加快,在文化演出领域的投资将不断增加。尽管相比于风光的电影市场而言,中国的演出行业并未呈现极速的发展态势,但是这一慢市场未来的发展前景不容忽视。我们建议,如票务预订、演出及演出策划等环节可关注。
再次,旅游相关市场机会。旅游产业隶属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外围层,这一产业的发展亦得益于城镇居民消费升级。尤其是在线旅游市场,根据欧美同类市场的发展经验,中国在线旅游市场爆发增长指日可待。
面对文化创意这一特殊的市场,尽管机遇多多,但困难重重。文化创意产业专项基金数量不断增加,但是如何找到出路将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当然,广义文化创意产业亦包括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两大高成长行业,似乎不用担心钱的流向,但是当更多的专项基金资金流向这两大行业的时候,似乎与我们设想的传统意义的文化产业专项基金方向越走越远。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