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对话
南都记者对话湖北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卫视总监向培凤
大举营销前,先要给频道“气质”定定位
我们感觉到来自新媒体的压力。新媒体的出现不会以消灭前媒体作为前提,但有此消彼长的过程。
湖南卫视不是先有定位后再确定节目,而是先有快乐气质。
日前,在湖北广电2013年电视资源推介会上,湖北广播电视台台长王茂亮向南都记者表示,“广电鄂军”正在努力成为全国一流传媒集团,未来将进一步推进“卫视核心制”,继续投入重金打造湖北卫视。
湖北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卫视总监向培凤在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称,2012年湖北广电已投入数亿元,对湖北卫视进行全方位改版,未来对湖北卫视投资还将急剧放大,力争使湖北卫视挺进全国省级卫视前10名。事实上,今年以来,湖北卫视也已成为全国省级卫视中成长最快最高的卫视之一。
先有节目、节目带再谈定位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能不能讲讲各地卫视竞争状态中,您比较看重的竞争点是?
向培凤:全国省级卫视,应该说每个省都当作本省最重要的媒体来打造。这是本省对外宣传的唯一电视窗口,而电视媒体的这种专有属性使得它受众越多,影响就会越大。去年,在改版之前我们是全国排位第18位,现在已经进入了前十。我们今年是全国省级卫视频道里面上升最快的。有五档节目进入全国前三,有三档节目冲击全国第一,我们当时也没期待上升这么快。
南都:湖南卫视之前是定位在娱乐性频道然后走向全国的。湖北卫视是否有一个确切的定位?我们要打造一个什么样的频道?
向培凤:我认为卫视频道的定位是先有节目,然后才成节目带,之后在节目带上面才会凸显出或提炼出频道的气质定位。
我基于这样的判断是湖南卫视不是先有定位后再确定节目,而是先有快乐气质的快乐大本营这个节目,这个节目成功以后,然后觉得快乐这个定位可以锁定年轻人群体,它能够成功,所以才开始不断地(强化)快乐定位。这个定位是观众能够接受和业界可以认可,管理层也能够首肯。
对江苏卫视我也是这么判断的。今年年初我们提出的目标叫做“温暖智慧的频道气质定位”。为什么起这四个字?我觉得现代商业社会人的压力很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于冷漠,人们心目中最向往什么东西呢?实际上是回归向往一种温暖。智慧是现代社会的人们在经济社会的大潮下面,我们生活本身的智慧忘却了,常常被人忽略了。这两项加起来是我的一个思考。
我认为这四个字还不 足以很醒目。像湖南卫视的“快乐”,江苏卫视的“幸福”,(湖北卫视)还不如以用两个字很醒目的定位,把它凸显出来,把它定格成一个频道长期发展的定位。今年年底这个定位可能会慢慢成熟。
南都:从商业操作上来讲,对于“温暖”“智慧”的广告合作是否有明确的方向?比如湖南卫视的“快乐”着眼于年轻人,那么很多的年轻人的品牌就会投广告。对于“温暖”“智慧”的广告投资的想象是怎样的呢?
向培凤:湖南定位在十四到二十四岁,我们的群体年龄要大一些,我们主要定位在大概二十五岁到四十四岁这个群体。我们就举《调解面对面》,和已有的兄弟频道上的不一样。我们不在上面抡椅子,在上面被骂,或者是观念的冲撞,纯粹是一种误会、误解。我们拿到上面是一个温情的调解。在温情的氛围之间在情感上达成共识。我们现在是有洗衣粉的品牌在冠名。
“限娱令”推动栏目创新
南都“限娱令”的影响?
向培凤:我们觉得是个契机。因为去年娱乐节目最多的是湖北卫视,大家最开始判断这对湖北卫视的打击最大。今年元月一号改版,布局黄金档,还是要上电视剧,进入这个主流市场。非黄档的节目怎么做,这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我们今年陆续上了十七档节目,而且我们一次性就推出了十四档节目。新节目上了十一档,其他属于优化提升。可以自豪的说我们创下全国省级卫视第一的是什么,“限娱令”改版,湖北卫视是推出新节目最多的卫视。
南都:新媒体对受众也有些分流,怎样利用与新媒体的合作来提高卫视的传播力?如何达到互赢?
向培凤:我们也是感觉到来自新媒体的压力。我们也在探索如何与新媒体互动,新媒体的需求是什么。媒体不同于其他的产业,新媒体的出现不会以消灭前媒体作为前提,但是有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统媒体要吸取新媒体的新鲜血液,为自己所用,要模式的创新。现在,摆在全国电视界最严峻的课题就是新媒体。内容的生产新媒体还是赶不上。传统电视媒体有各种资源和经验,新媒体还是跟不上的。比如《舌尖上的中国》是首播于电视,走红于网络,可以说是一个双赢的例子。
南都:湖北卫视是否有计划做《中国好声音》这样的节目,以节目带动卫视?
向培凤:有。我们论证了几个案子,还没最后成熟,目前不方便公布,但有这个想法。在我们的平台比较低的时候,做这种大型活动的投入产出是不成正比的。比如《中国好声音》,他肯定不会找排名在前五之外的卫视来做。它是一个分成的模式,蛋糕大的才收的回来。我觉得我们的平台明年奠定到这个程度以后我就敢做了。而且明年肯定要做,相信作用也会凸显出来。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