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商学院EMBA“圈子”话题似乎比娱乐圈还热闹。
“EMBA的房卡故事”,一个无法分辨确有其事还是夸大其词的传闻,让整个商学院的EMBA瞬间都“中枪”了。
对于EMBA(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圈子”被“娱乐化”的事情,复旦大学EMBA项目2010级一位学员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他并没有听说或遇到过关于房卡的事情,这让他很吃惊。在他看来,这个故事是对EMBA“圈子”的误读。
但无论如何,这个筹码被越抬越高的“圈子”,开始以另一种方式进入大众视野。
标价水涨船高
这个“圈子”的门槛越来越高。
据媒体报道,日前,南方某大学准备开设“超级富豪班”,标准已经是企业资产达到50亿元“身家”的掌门人。
尽管这则报道被当事学校否认,但不可否认的是EMBA已成为学费门槛较高的教育课程。
目前中国200多家商学院中,具备EMBA办学资质的已超过60家,而各家学费也因名气、师资、生源等各有不同。相关资料显示,国内EMBA学费大致在十几万元至60万元之间,并且逐年水涨船高。
记者查询相关官网发现,长江商学院EMBA学费从2010年的58.8万元涨到2012年65.8万元;中欧商学院2011级EMBA课程的学费为45.8万元,2012级EMBA课程的学费为53.8元;上海交大2012年春季EMBA也由去年秋季的45.8万元涨至53.8万元。
当然,愿意花钱之外,想进入这个“圈子”,仍需“过五关斩六将”。比如,入学标准还包括,大部分是针对企业和政府部门的高层管理人员、需要“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及6年以上管理经验、在较大规模企业或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内担任高层领导职务”等。
此外,还需要笔试以及面试。“我们每年都会筛选掉很多人,过程十分严苛。”复旦大学EMBA中心副主任王燕对记者表示,学费已经达到56万,但还是报名者如云。
从入学“资格”看,什么样的人在“混”这个圈子,已经不言而喻。2010年,《福布斯》首次对中国商学院的EMBA项目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就读EMBA的学员中高级管理人员占总人数的75%,企业主的比例为16.7%,而政府官员的比例为8.3%。
宁波凹凸起重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剑君如此形容这个圈子:我不在乎你是谁,我只在乎你和谁在一起。
从时间上看,中国EMBA教育的历史还比较短。全球EMBA教育已有近70年历史:1943年美国芝加哥大学首创为企业家与高层管理者进行商学教育的EMBA课程。而中国本土的EMBA教育出现在2002年——复旦等30家大学当年被正式批复试点开办EMBA教育。即便从1995年第一个EMBA教育项目以中外合作办学的方式进入中国算起,EMBA在中国才走过了17个年头。
然而,中国EMBA教育发展却很迅速。10月16日,英国金融时报公布最新全球商学院EMBA百强榜单,史无前例地“挤进”了一排来自中国的商学院EMBA项目,而前十名中有四个与中国有关的项目。此前,这一榜单基本被美国、欧洲商学院所垄断。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