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5日,各大电商的“双11”促销节广告已经登陆各大城市,“双11”期间势必拉开新一轮的电商价格战。
在貌似永无休止的价格战轮回中,电商的江湖格局会越来越清晰
电商行业的火药味正日渐浓烈,在11月11日前夜各大电商已开始荷枪实弹。
淘宝没有料到,2009年11月11日率先发起的“双11”光棍节促销,会在3年之后变成一个电商群殴的公众“节日”。
不过,问题显现。轮番的价格战之后,尤其在今年“8·15”之后,公众已经无可避免地出现审美疲劳。唤醒消费冲动,让“双11”真正落地才是“解药”所在。这种唤醒活动其实早在国庆之后就已经展开。相比“8·15”的雷声大雨点小,电商备战“双11”更像是一个系统工程:争夺供应商,整合物流,价格监控,提前预热。从某种程度上看,在“双11”价格战开打之前,“造节”的功夫已经决定了一半以上的成败。
造节指南
对于“造节”,天猫没有现成的指南可以借鉴。最实际的办法是制造气氛和实现各个环节升级。
前有销售额的刺激,后有京东、亚马逊、苏宁、易迅等分羹“双11”,天猫要守住“双11”最现实的办法就是升级。早在与商家的沟通会上,天猫总裁张勇就提出了升级的概念,要将“双11”升级为消费者狂欢节。
从表面上看,天猫今年的促销核心点仍然围绕“全场五折”。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场升级涉及到整个阿里系。据张勇透露,阿里集团旗下淘宝、天猫和聚划算三大事业群将共同出击。早在9月,阿里巴巴就开始利用集团各个业务为“双11”促销做准备,推出“阿里巴巴备货狂欢节”,旨在打通B2B和B2C业务。据悉,今年仅天猫入围商家数就突破了一万家,达到去年的5倍。
为了缓解“双11”当天爆棚的压力,拉长战斗期限是天猫想到的办法。10月11日,天猫提前一个月进入预热期。优惠券和红包派发是天猫擅用的手法,在11月11日前一周投入6000多万元共40万个红包。
苏宁易购开放平台在10月底全面升级。新开放平台联营开店项目上线之后,品牌商在线提交入驻申请资料,即可享受此前“免平台使用费,免保证金,免年费”的“三免”政策,并进而提出“第四免”——为商家提供免运费服务,商家只需把货发到苏宁仓库,苏宁物流可免费为其完成最后一公里配送,且为品牌商提供免费货到付款服务。
据聚胜万合CEO杨炯纬透露,近期淘宝卖家的转化率有一个明显下降,但是客单价在上升。“很显然价格敏感型客户在苦等‘双11’,因此收藏率和购物车到达率都在上升。而对价格不敏感的客户仍在继续下单,因此客单价处于上升状况。”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