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你要知道2012年的中国社会零售总额183919亿中,有20.55%是餐饮住宿,汽油(石油)、通讯、电力消费大概是7.95万亿,占去43%。所以我们通常意义说的商品零售市场并没有那么大的规模。或者说你拿线上没法直接卖的东西和线下比,显然是不恰当也是不合理的。
2025年我们能够看到什么?
如果我们把时间拉长到2025年呢?又是什么样的景象?
国内会出现年营收超过3万亿的超级零售综合体巨头B2C。
单体仓储物流中心面积超过200万平米,日处理订单600万单,日产出12亿。而这样的大型仓储中心,全国有8-10个。
在所有社区、学校覆盖有自动取货柜,这样不必为等待货物而焦虑,而电商也免去了每单逐一配送的高额成本。人们的购物习惯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更多的变化将是产业链后端的。为了及时响应用户需求和配合渠道商,工厂和品牌商们将尽可能的把工厂贴近电商的大型仓储中心。这将意味着中国的区域制造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郑州、沈阳等这些电商重点布局仓储中心的城市将极大地受益。工厂的迁移,也意味着研发也将跟随而至。这样不仅仅大幅减少了社会物流成本,也达到改善了工厂响应用户需求的速度,这是一个全新的高效的产业链时代。
在传统零售的产业链中,有3+1的概念。就是1元的原料和生产费用,而最后消费者支付的却是4元的价格。因为另外3元包含在产品设计、各级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销、零售当中。在线零售将颠覆CYE这一理论,就是有没有可能1元的成本,2元的零售价。供应商和零售商分别得到中间产生0.5元的价值。供应商和零售商都是赚钱的,而消费者也更加满意。
目前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互联网草根服装品牌,50元的采购成本,最后以80-100元的价格出售商品,依旧可以盈利。而传统服装品牌们以5-6倍的加价率出售商品依旧未必盈利,不仅仅是因为渠道成本更高,也有供应链落后,巨大库存压力的缘故。
产业链的连锁反应
因为以上种种变化,以销售商品为主功能的连锁和卖场业态遭到率先冲击,而商业地产模式的零售功能价值将遭到削弱。我们试问,如果商业地产削去商品零售的利润,靠餐饮和影院能够维持它们的成本吗?如果我是银行,对商业地产类项目最好是敬而远之。
银行服务企业和消费者的方式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银行业最不希望看到的是阿里银行诞生,阿里银行可能免除一切所有的传统银行的费用。这样消费者可能会把工资存到阿里银行,然后再淘宝、天猫消费。如果没钱了,阿里银行会根据以往的消费信用记录,实时提供消费贷款。在淘宝、天猫的商户,也可以实时通过阿里银行取得贷款支持,加速自己的业务发展。好在阿里银行还没有诞生,但我们看到京东商城开始中国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合作,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只是受制于京东商城的整体交易规模,目前对金融的影响甚小。如果到2025年,京东商城是数万亿营收规模的超级零售综合体那就不一样了。
最后要恭喜品牌商们,终于有机会只通过入住到线上两三个渠道,即可实现覆盖全国市场的目标。过去的中国,很少有全国性意义的品牌,而现在终于有机会实现成为全国某个品类细分类目的品牌老大,占领超过20%的市场份额。你要知道国内家纺类的老大罗莱家纺2011年营收不过26亿元,占全国2000亿家纺市场的1%多一点。
站在2025年再来看这场在线零售革命,是在真正的改变中国,而且改变的不仅仅是线上线下零售市场的格局。
2025年,离我们还很遥远,但又离我们如此之近。中国在线零售的激烈竞争,加速了行业的进化。这所有的一切,甚至有可能提前到2020年发生!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