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年初,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发布了《2011年中国企业长期激励调研报告》。据统计,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与欧美企业平均寿命40年相比相距甚远。中国企业数量众多,但企业的生命周期短,重复走着“一年发家,二年发财,三年倒闭”之路。
但也有不少企业,从白手创业开始,稳定地发展了十年。相对而言,“专注为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十年左右的企业,其战略、运营都相对成熟,是中国经济未来重要的支持力量,也是为中国经济持续创造价值的关键。”《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辑岳富涛说。
同时,在整体经济形势并不乐观的当下,这些企业也面临着重大挑战,一方面,企业是否能够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下继续生存,另一方面,如果想继续生存,这些企业应该如何面对内部转型与外部竞争?
认识变化勇于变革
“从柯达到诺基亚,它们都曾贵为执行业牛耳者,但在这个大浪淘沙的时代,却慢慢地走到了市场的边缘。”2012年10月19日,在杭州举行的“第一财经·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评选活动之“首席责任官CSR公开课”上,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EMBA项目主任、EMAB课程教授任建标博士表示,解决这种问题的关键在于认识变化并勇于创新。
在任建标看来,全球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五种变化: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知识化、专业化。
首先,企业的采购、生产、流通、消费这些环节都具有了全球化的特征,这就意味着中国的企业必须面对全球化的竞争,要有国际思维。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