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社会协作越来越普遍,同时信息整合创造的价值比产品生产价值还要大,因此提高企业生产力与竞争力的关键在于要用“由点及面至网”的视角看问题,作为企业,应该注重提高自己整合资源的能力,这样创造的价值才是最大的。
此外,企业的价值创造不应简单停留在功能的使用与完善上,而是要与消费者的需求相契合,“因此,价值创造的两个维度,一个是向上走,满足越高层次的需求,利润空间就越大,另一个就是在组织实施的环节选择最能创造价值的环节,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面对这些变化,任建标表示,企业要专心解决两个核心问题,一个是对行业本质的把握与引导,另一个则是对产业链竞争的定位。
2003年成立的宁波凯福莱特种汽车有限公司就在不断地变化中调整。它开始从事的只是传统的专用汽车改装行业,当移动通讯有了迅猛的发展,其董事长谢建浩意识到,要向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现在基于对市场理解和社会发展前瞻性考量,谢建浩又瞄准“物联网生物制品冷藏车”,以及与人口老龄化和社会保障系统相关的“智慧福祉车”项目,进一步扩大了其市场空间。
转型迫在眉睫
对于中国的发展来说,企业是经济的细胞。但这几年已有一些强大的民营企业陆续出现了问题,比如国美,“这些问题的出现,则表明对于民营企业来说,现在已经到了转型的分水岭。如何顺利实现企业管理的转型,成为不容回避的问题。”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金融系副主任、EMBA课程教授费一文博士表示。
以国美黄光裕与陈晓之争为例,费一文认为,这说明公司在逐渐引入资本的发展过程中,内部管理出现了问题:一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如何保持对企业的控制权;二是家族式管理方式与企业现代化过程之间的矛盾;三是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民营企业原先的发展经验如何适应于未来的经营;四是实体企业与金融资本之间关系如何处理。
因此,在费一文看来,民营企业进行下一个增长的时间段里,如何转型已经成为目前最迫切的挑战。不过一些十年企业,已经在对市场的理解和把握中,迈出了转型的步伐。而由于光纤传感及光纤通信相关产品的客户企业受经济周期影响,上海波汇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赵浩正准备向支付能力好的较高端的工业拓展,并继续开拓海外市场,通过各国各个地区周期不同销峰平谷来使公司的成长更平稳。
尽管传统行业不容易出现爆发式增长,但上海梯佑叉车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晓胜认为,企业家一定要脚踏实地,专注于不断围绕企业核心资源发展,进行贴近市场的技术研发,以及贴近市场的服务和渠道建设,同时顺应时代变化向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以及工业制造智能化转变。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