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繁华下,你可知互联网在香港已属夕阳行业?创业者想放弃外包、自主创新又是如何艰难?
TalkBox中国地区经理 黄何
这个话题从知乎上一个关于“香港iOS开发环境”的问题说起。
我并非技术出身,无法从iOS工程师的角度来分享“香港的iOS开发环境”。不过抛砖引玉,希望通过分享这两年来在香港移动互联网行业的从业经验,让大家对香港的互联网行业从业环境有更深入的了解和引起关注。
来香港之前,相信我和大家对香港互联网行业的憧憬是类似的,“1000M飞速却廉价的互联网接入”、“完善的金融投资体系”、“谷歌退出中国大陆迁往香港”、“腾讯阿里巴巴等都在香港上市”、“全民3G(如今已用上4G LTE)”、“没有各种牌照许可证和审查”、“自由开放国际化”,这些耳熟能详并让人羡慕的、对香港及其互联网的描述,无一例外让我们认为香港这个上网“顺畅”的地方,互联网行业会是多么发达?
当然,吸引我的还有香港理工大学的交互设计专业,是很多互联网产品和设计师们向往的。一切听起来都那么互联网。与之前在上海短暂的互联网创业和从业经历相比,香港仿佛更像是一个圆梦的地方。
一年的硕士课程毕业后,来自大陆的同学都一个个回到北上广深,投身互联网。而我选择留在香港,并加入了当时刚刚起步并高速发展的TalkBox团队,担任中国地区经理。
智能手机和3G普及 APP外包缺新意
除了中国移动香港外,香港的各大移动运营商早早就完成了3G网络的基础建设和商业化。加上香港市民普遍的高购买能力,以及免税带来的电子产品低售价,香港的智能手机普及率非常高。几个月前,香港更是提前步入了4G LTE时代。同时,Apps理所当然成为近年来香港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从零售、媒体、金融到娱乐、教育、政府等等,各行各业的企业和机构都希望拥有一个或一系列Apps以提高竞争力。不仅仅是传统行业公司,即使本地有强大IT背景的互联网公司如Openrice、JobsDB等,也都选择将移动产品外包。
因此,香港成就了数家有一定规模的Apps外包公司,如Green Tomato、Cherrypicks、MTel、InnoPage、AppTask等等,团队从十几人到上百人,十人以下的小团队更数不胜数。业务从Native App、Mobile Web等移动产品设计、开发外包,到移动广告推广、公关等。流水线式的外包生产,很难点燃创新火花,每年香港制造的几百个Apps,大多千篇一律,缺乏新意。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