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不少员工觉得风险太大,前途未卜,于是又回到学校去做行政工作。2002年为了补充人员,金域检验招收了一批大学生,并且购入两台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宫颈癌检测仪器。梁耀铭说,根据他的经验,宫颈癌是妇科肿瘤中唯一可以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治愈的疾病,而且覆盖人群广,更具备临床诊断的现实意义。2001年,金域还拿到了《医疗机构经营许可证》,成为全国最早获得正规牌照的医学独立实验室之一。事实证明他的方向也找对了,2004 年金域检验开始迎来了转型服务后第一个盈利的财政年度。
2004 年,金域检测又遇到了烦心事,因为广州医学院扩招,校办企业的用地将在年底被收回。因为资金紧缺,为了进入租金低廉的科技园区,梁耀铭还想方设法去申请高科技企业认证,但是办公机构一句话就将他堵了回来,“服务不算产品。”最后又是梁耀铭号召100 多个员工们集资解决困难,因为学校和投资公司都不愿意再投入资金,员工集资的缺口也很大,最后他以身作责积极发动大家筹措资金,许多员工甚至抵押了自己的房子,才凑够700 万元搬迁和新购设备。
这时金域检验的股权结构又从4:4:2,变为员工持股70%,广东医学院持股20%,投资公司持股10%。因为觉得风险太大,公司又走了几个创业元老,而公司搬迁到当时连马路都没有,周围全是村屋和农田的黄埔村,不少新进员工嫌交通不便也离开了,与梁耀铭一起苦苦支撑的创业元老已经所剩无几。
等到2009 年新医改启动,此前用了15 年修炼内功的金域检验开始厚积薄发,每年的营业收入以50% 的速度增长,2011 年其为全国900 多万的患者提供服务,血液标本量接近800 万,细胞病理标本量超过115万例,组织病理超过75万例。而到了2012 年其服务医疗机构超过1.3万家,检测标本2,000 多万件,平均每天检测近6 万件标本,营业收入突破10 亿元,市场份额约为中国第三方医检市场的30%。未来3 年内它预计检测项目会从现今的1,500 项扩容到2,500 项。
梁耀铭说,新医改的思路是,“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中小医院、诊所和社区门诊,诊断设备简陋,人员专业素质不足,据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显示,在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中,中专及以下和没有学历的人员比例达到63%。而大医院如果对一些冷门检验项目增加设备人员,也会造成医疗资源浪费。
所以医学检验第三方外包更能贯彻新医改的意义,对大医院来说可以降低检验费用,对中小医院来说,则可以提供它们应有而未有的、标准统一的检验服务,患者能就近享受到高质诊断服务。目前中国只有0.7% 的医学检验在独立实验室完成,而2010 年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在整个中国的市场份额则为13 亿元。这个市场每年将以40% 的增速发展。
为了适应新医改的发展趋势,金域检验还在去年底成立了“金域检验—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简称UPMC)国际远程数字化病理会诊中心”。这是中国首个三级网络远程病理会诊中心,能通过数字扫描系统将传统病理玻片进行扫描,储存于服务器中。通过管理和网络共享平台,能够实现整合病理专家资源,对疑难病例进行Cye远程会诊。曾经有一位深圳某医院的孕期患者发现体内有疑似癌变肿块,广州三家大型的三甲医院给出的结果都不一样。最后,正是金域借助这一平台将标本进行会诊,最终才确诊为肿块癌变。
梁耀铭坦承,第三方医检是一个很烧钱的行业,但金域觉得“做医疗行业一定要讲良心讲品质,重视老百姓的口碑”。他们不会过快扩张,而是采取“顶天立地”的发展策略:“顶天”即是高端领域的发展,目前已和800 家三甲医院有高端服务的业务合作,未来会继续扩大合作量;“立地”即指基层医疗服务,在地级市成立快速反应实验室,迎接下一波基层医疗的发展。
他寄望于有更多国际性规范化医检机构进入中国,共同把市场做大,在高手过招中让金域进一步成长。而他更希望行业价格下降应该是在规范化的市场下,因技术进步而带来的平均成本下降,绝不是节约成本、人力式的无序价格战。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比赛,起步不太重要,有耐心、有足够体力坚持到终点才算赢。”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