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80年代末,中餐馆给人的印象就是夫妻经营的小店,没有成规模的连锁企业。1973年以前,中餐馆只供应炒杂烩菜。随着越来越多华裔移民的到来,各式厨艺技能和菜系也丰富起来,而熊猫快餐厅的菜单上也开始出现更复杂和地道的菜品。
程:我们做了40年餐饮生意,没从投资者那里拿过一分钱,也从未跟银行借过太多贷款。我们有着健康的资产负债表和根本用不完的银行的贷款授信额度。
蒋:1997年,我们总共已经拥有了254家餐厅,总营收达到1.78亿美元。从那时起,我们就定下目标要成为一家十亿美元级的企业。到那时,我们就会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即通过第三方供应商向各家餐厅供货,而我们则通过连锁经营的管理哲学来运营企业。
程:大部分餐厅都是我们直营的。当我们和大学这样的机构合作时,我们会发放加盟执照授权它们经营并会帮助它们发展壮大。我们对质量会进行监督和控制,但餐饮业说到底还是要授权给员工,让他们发挥主人翁精神。如果员工没有成长的动力,竞争对手随时就会到来,而你的生意就会破产。
蒋: 正昌是能够推动成长进步的梦想家。而我却喜欢系统性进程。因此,我的工作就是研究如何怎样才能成长。夫妻关系并不意味着工作上的合作就一定会愉快,但我们都学会了如何去处理工作上的分歧。有时并不一定要争“到底是你对还是我对”,最好的方法是把所有人的想法融汇、交织在一起。2010年,我们实现了当年的目标,年销售额达到了10.69亿美元。
程:只靠我们自己事无巨细地操办一切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发放加盟执照就变得很重要。我们已经进入墨西哥市场,未来还会在加拿大开新店。不少大学里也有我们的餐厅。但是机场就更困难一点,因为很难拿到店面,毕竟有不少人都有着很强的政治人脉关系。
蒋:我们有着兼容并包的思想。而且因为我们是外来移民,所以也很能吃苦耐劳,同样,我们还非常节俭。从1983年到2000年,每一家新餐厅开张,我们都有一支现成的团队前去协助。每支这样的团队都会在公寓里住上一个月,就算是管理层也不会去住酒店,而是和普通员工一样住在公寓房间。没人抱怨说缺乏隐私,这是打造团队精神的好方法。
这些年来,最令我感到骄傲和自豪的就是看到我们的员工与经营业绩双成长。许多人刚进公司时只是厨师或是服务员,而如今都已经做到了公司副总裁。
程:我最深感骄傲的是打造了这样一个组织,其中的每个人都被激励着追求更好的生活。让每个人生活得更好,也会对我们社会和国家的福祉有着更深远的影响。
蒋:1973年我们的努力只是为了养家糊口;而如今,我们所有人作为一个团队的目标就是要不断挑战自己,迈上一个又一个新的台阶。
我们的经营建议:
重视细节。在熊猫餐厅,没有什么事是小到我们可以忽略的。我们每天都会切码蔬菜,我们的过道永远干净,我们洗手间永远清洁整齐。当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能被做到最好的时候,餐厅内的顾客就会注意得到。
抢占竞争先机。1992年,我们在商场内开张Hibachi-San日本料理餐厅就是一种防御策略,就是为了防止日本餐厅供应跟熊猫快餐厅一样的中式菜品。
不断学习。我们会提供有关管理学和成功学的推荐书单,其中包括唐•米格尔•鲁伊兹的《心灵自由的实用手册》(The Four Agreements: A Practical Guide to Personal Freedom)、沃尔特•艾萨克森写的《乔布斯传》(Steve Jobs)等。我们会购买这些书籍,按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给员工同事。这样的话,真正想读书的人就得付出点钱来买,而公司也可以减少一些成本支出。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