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目前对中国的创业环境有着种种探讨,核心问题之一是中国创业环境到底缺少什么?创新的本质是冒险,意味着做别人不愿做、不敢做的事情,而且成功率极低。那么,一个什么样的创业环境能够孕育出充满活力、敢于承担风险的创业者群体?这其中涉及到文化与体制。创业环境的根本改善,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参与全球创业观察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的排名从2002年的第11位提升到第2位。
本报实习生 韩天琪
中国的创业环境与美国相比,缺少哪些因素?对此,专家学者和创业者们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有人认为缺少了风投群的支持和政府税收的优惠政策;有人认为缺少创新“好点子”以及连环创业的体系;还有人认为是文化上的原因:缺少宽容失败的社会环境和DIY精神。 创业“四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自主创业经历了三次高潮。20世纪80年代,个体经营开始放开,乡镇企业迅速崛起;90年代,干部下海经商办企业,一批农民工返乡创业;2000年后,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大学生毕业创业和留学归国人员创业形成了新的自主创业高潮。 前不久,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科技园发布了《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2002~2012)Cye》。报告指出,2002~2012年是我国最好的创业时期,在这10年里,中国的创业活动日益活跃,创业环境缓慢改善,创业机会变多,尤其是高学历创业者的创业效应显著。 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主任高建认为,2002~2011年间,中国的创业活动主要体现出如下四个特点: 一是创业活动的活跃程度日益提高。全员创业活动指数(早期创业活动指数)从2001年的12.3%增加到2011年的24%,表明中国有更多的创业企业出现和更多的人参与到创业活动中去。在参与全球创业观察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的排名从2002年的第11位提升到第2位。 二是创业转型基本完成。创业转型是指创业者的创业动机从生存型为主导,转变为以机会型为主导。这一转型发生于2005年,之后的几年间再没有出现过生存型创业大于机会型创业的态势。发生转型的条件之一是2002~2011年间,创业者中“掌握创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数在逐步提高,创业机会在逐渐增加。 三是创业环境在缓慢改善。创业机会增多。创业环境综合指数从2002年的2.69上升到2010年的2.87,创业环境总体仍亟待进一步提高。以我国期望今后三年内创业的人数衡量,2011年该比例为34.8%,而且一直处于全球前列。 四是高学历创业者的创业效应显著。高学历创业者指大专学历以上的创业者。高学历创业者机会型创业较多,生存创业的比重很低。相对于学历低的创业者而言,高学历创业者在促进就业和企业成长潜力方面,有很强的优势。以2011年的预期看,高学历的创业者在五年中,能创造20个以上就业岗位的占到38.2%。 创业活动“量高质低”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