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2002~2012)》显示,在现阶段,我国创业活动虽然以机会型创业为主,但是创业活动的整体质量不高。创新对创业企业的贡献率依然有限,高学历创业者比例在全球排名中依然落后,创业活动国际导向程度低,区域创业活动差距大。创业活动较多地集中于低技术行业,以利用劳动力成本为主,尽管能够创造一定的就业机会,但对长期经济增长和出口的贡献相对不足。 高建认为,我国新创企业在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方面仍处于较低水平。2011年,仅有14.1%的新创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具有能够带来竞争优势的新颖性,超过70%的新创企业,采用的是5年之前的生产技术,不足3%的新创企业,属于中高技术企业。与此对应的是我国新创企业,长期增长潜力明显不足。 在创业活动的国际导向方面,我国新创企业一直以国内客户为主要服务对象,国际化程度处于发展中国家后列。在2011年,我国86.5%的新创企业没有任何国际客户,国外客户比例在25%以上的企业,在新创企业中所占比重不足1.5%。 10年来,中国区域创业活动的绝对差距逐步加大。创业具有明显的区域特性。2002年,中国发达地区,每万人拥有的创业企业数为24家,非发达地区的同一指标为3.9家。到2011年,中国发达地区每万人拥有的创业企业数为53.6家,非发达地区的同一指标为16.9。 整体创业活动数量和质量的提高,不能依赖于少数地区,而中国创业活动的现状是创业活动的区域差距在过去10年呈现不断扩大的态势。 创业者的梦想与希望 创业者作为创业活动的亲身经历者,对国家政策变化,经济形势发展有最切身的体会。他们对创业活动的思考和对改善创业环境的期待,折射出一代创业人的梦想和希望。 北京派克兰帝有限责任公司首席执行官罗键霆从事创业和投资将近20年。在他看来,政府、市场、资本、知识和企业内部因素是衡量创业环境和创业企业自身发展的五个关键维度。政府从管理控制到鼓励引导,市场从物质缺乏到规则逐渐成熟,从理论培训和知识体系缺失到全面创业意识的提升,创业企业的发展和风险投资的结合日益紧密。这些无不反映出上述五个关键维度的深刻变化。 在武岳峰资本创始合伙人、美中高层次人才交流协会会长武平看来,技术型创业企业的发展和创业环境的支持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其中政府支持、退出机制、资本运作和高科技人才是创业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与十年前相比,我国的技术型创业企业在本土风险投资、创业板、国际化并购、人才积累、商业模式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下一阶段技术型创业企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但也面临更多挑战。 武平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政府对创业型企业能够有实质性的帮助,能够关注更加具体的方面;投资者们能够在去除资本泡沫之后对创业企业保持长期的热度。他认为,如今的技术型创业企业走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当口。质量、品牌能不能整合,竞争力能不能提升,都是我们未来面临的挑战,但这些同时也会为技术型创业企业带来质变。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