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网Cye.com.cn】随着国内电商草莽阶段尚未摆脱,已经孕育了无数的隐形规则,一方面在凶狠地刺戳着零零散散的电商规则,一方面已经在“构建”一种线上交易市场的无形章法。
电商潜规则之-------平台账期虚报
在平台上开店,商家卖出东西后钱却要在平台的账上待两个月,才能返给商家,有很多商家直接抱怨资金被“非法占用”却又不敢理直气壮找平台算账。
据亿邦动力网了解,多数平台商均是将入驻商家的销售额先汇集到自己平台账上,再经过统一结算返给商家,而该账期从几十天到数月不等。现金流难以直接进入电商的腰包,难免让很多供应商不满。
这必然导致一些大的平台商,乐于打造开放平台业务。自采自销模式要占用大量的资金,而平台模式下,商家首先要交一部分费用,而所有产生的交易额在自己定的账期内一直在自己账户上,成了一大笔可观的“可支配收入”。
所以,有的平台大佬开始玩儿现金流概念,对媒体或者对外披露时财大气粗的宣称,账上有多少亿的现金,不缺钱,季度性盈利等,实际上里面有太多的钱是应付账款。以某个知名B2C商城讲,现在对外披露的账户现金比其先前几轮融资总额加起来要高太多,而且自己本身还在持续亏损流血,所以其现金储备中显然计入了大量的贷款沉淀。
电商潜规则之------品牌上位要贿赂“平台小二”
今年年中,国内一家知名网上交易平台发公告称处理网上经营出现的一些不正当利益的收授现象。
引发这种现象的一方面原因是少数年轻“小二”未按规定履行职责,滥用资源,但另一方面,这也暴露了很多网商希望通过“潜规则”实现自己的“上位”。
与早期一些平台“小二”和删差评的公司勾结欺诈商家相比,现在的一些中间人的财路则花样繁多。从直接收受利益到与代理公司合伙分成、自己参股公司,甚至从批发市场买来假货自己放在平台上卖,其的利益链从原来的地下拖到了地上。
据媒体报道,攀上平台中间人们的好处:不仅商家可以不用排队参加各种促销活动,在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时,亦能迅速帮你摆平一切。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中间人可以提供给商家竞争对手的店铺访问量、访问深度、店内停留时间、回头率等关键性数据,也可以把低价甚至劣质的产品高价卖出。
平台中间人的权力过大,既是缺少监督与制约的恶果,同时也暴露了人工干预凌驾于运营机制之上的死穴。
电商潜规则之------国内做电商必打价格战
京东做个店庆,其他平台也跟着掺合搅出一场价格战,天猫借光棍节大促,没料最终成了全网商家的价格战决斗场。对于垂直领域的几家带头电商而言,想活下来也得靠价格拼个鱼死网破。
但价格战在国外就很少见,这背后实际反映了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市场。
当中国大部分的经营者还在拼命向流通和零售要利润的时候,很多国外的人早就没有把这个当一个利润丰厚的市场去做,他们开始搞军工、新能源、新科技等,只有在中国大家还在拼命的往零售里挤,所以打的热火朝天。
国内做电商现在跑在前面的基本是拿了投资的,而投资基本只看两点,要么规模、要么利润。而现在的国内电商投资思路基本上选择了前期冲规模的路径,根本没有利润可言,所以对于电商想要存活,必须干掉对手或者跑在前面,也就无法避??“中国特色的电商主义价格战”。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